还故园
江淹
汉臣泣长沙,楚客悲辰阳。
古今虽不举,兹理亦宜伤。
山中信寂寥,孤景吟空堂。
北地三变露,南檐再逢霜。
窃值寰海辟,仄见圭纬昌。
浮云抱山川,游子御故乡。
遽发桃花渚,适宿春风场。
红草涵电色,绿树铄烟光。
高歌傃关国,微叹依笙篁。
请学碧灵草,终岁自芬芳。
《还故园诗》赏析
《还故园诗》是江淹表达归乡情感与人生感悟的诗作。诗人借古人之悲引入,描绘归乡途中及故园景色,抒发复杂情绪,最后以物自比,展现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一、主题思想
1. 借古伤今的感慨:开篇以“汉臣泣长沙,楚客悲辰阳”,借贾谊被贬长沙、屈原流放辰阳的典故,引发古今相似境遇的感慨,奠定全诗伤感基调,表达自己虽未如古人般遭贬,但同样为人生境遇伤怀。
2. 归乡的复杂情绪:“山中信寂寥,孤景吟空堂”描述归乡前在山中的孤寂,“北地三变露,南檐再逢霜”以时间流逝暗示漂泊之久。“窃值寰海辟,仄见圭纬昌”表明因时世变化得以归乡。归途中“遽发桃花渚,适宿春风场。红草涵电色,绿树铄烟光”,描绘生机盎然春景,与前文孤寂形成对比,既流露归乡喜悦,又有历经沧桑的复杂感慨。
3. 对高洁品质的追求:结尾“请学碧灵草,终岁自芬芳”,诗人以碧灵草自比,表达对其终年芬芳高洁品质的向往,希望自己无论人生境遇如何,都能保持美好品格。
二、艺术特色
1. 用典开篇,引发共鸣:借贾谊、屈原典故开篇,使诗歌具历史厚重感,引发读者对人生坎坷的共鸣,为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巧妙引出下文自身情感抒发。
2. 情景交融,烘托情感:“山中信寂寥,孤景吟空堂”,以山中寂寥、空堂独吟之景,烘托孤独寂寞;归乡途中春景描写,如“红草涵电色,绿树铄烟光”,借生机勃勃之景,传达复杂归乡情绪。景随情变,情景交融,增强情感感染力。
3. 对比手法,强化情感:归乡前孤寂与归乡途中春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心境变化,强化诗人漂泊与归乡、孤寂与喜悦交织的复杂情感,使情感表达更强烈。
4. 托物言志,升华主题:结尾借碧灵草自比,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寄托于物,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