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谢朓《奉和随王殿下诗?其三》(第1页)

奉和随王殿下诗?其三

谢朓

神心遗魏阙,中想顾汾阳。

肃景怀辰豫,捐玦翦山糃。

时惟清夏始,云景暧含芳。

月阴洞野色,日华丽池光。

草合亭皋远,霞生川路长。

端坐闻鹤引,静瑟怆复伤。

怀哉泉石思,歌咏郁琼相。

春塘多迭驾,言从伊与商。

衮职眷英览,独善伊何忘。

愿辍东都远,弘道侍云梁。

……

赏析:

《奉和随王殿下诗·其三》是谢朓应和随王之作,诗中融合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个人情怀的抒发以及对随王的忠诚表达,展现出丰富的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内容解读:多重情感交织

1. 开篇寄意:向往超脱与圣君之游:“神心遗魏阙,中想顾汾阳”,开篇便表明诗人期望内心能超脱世俗官场(“魏阙”代指朝廷),转而追慕像帝王在汾阳之游那样的自由与超脱。此句借典故传达出对远离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暗示对随王所处地位及境界的一种期许,期望随王能有如同古代圣君般的洒脱与境界。

2. 季节之景:清夏的绚烂与宁静:“时惟清夏始,云景暧含芳。月阴洞野色,日华丽池光。草合亭皋远,霞生川路长”,诗人细腻描绘了清夏时节的景色。夏日初临,云霞含芳,既有白昼阳光照耀下池面的华丽波光,又有夜晚月光洞照原野的清幽。远处亭台水畔草丛相连,天边晚霞升起使川路更显悠长。这些景色描绘,营造出宁静而绚烂的氛围,既展现自然之美,也暗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3. 触景生情:鹤鸣琴瑟引发的感伤:“端坐闻鹤引,静瑟怆复伤”,诗人端坐着,听闻鹤鸣声,又听到静谧的琴瑟声,不禁心生悲伤惆怅。鹤鸣在古诗中常传达出高远、孤独之意,琴瑟声则增添了忧伤氛围。此句表明诗人在美好的自然景色中,内心仍有难以排遣的情绪,或许是对人生、对未来的忧虑,进一步丰富了情感层次。

4. 情怀表达:泉石之思与对贤君的追随:“怀哉泉石思,歌咏郁琼相。春塘多迭驾,言从伊与商”,诗人表达了对泉石山林生活的向往,其歌咏之中蕴含着美玉般的情致。同时,又表明愿像追随伊尹和商汤那样的圣君贤臣一样,追随随王。这里体现诗人情感的矛盾,既向往自然宁静,又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