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傅玄《秦女休行》(第1页)

秦女休行

傅玄

庞氏有烈妇,义声驰雍凉。

父母家有重怨,仇人暴且强。

虽有男兄弟,志弱不能当。

烈女念此痛,丹心为寸伤。

外若无意者,内潜思无方。

白日入都市,怨家如平常。

匿剑藏白刃,一奋寻身僵。

身首为之异处,伏尸列肆旁。

肉与土合成泥,洒血溅飞梁。

猛气上干云霓,仇党失守为披攘。

一市称称善,观者收泪并慨慷。

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

烈女直造县门,云父不幸遭祸殃。

今仇身以分裂,虽死情益扬。

杀人当伏法,义不苟活隳旧章。

县令解印绶,令我伤心不忍听。

刑部垂头塞耳,令我吏举不能成。

烈着希代之绩,义立无穷之名。

夫家同受其祚,子子孙孙咸享其荣。

今我作歌咏高风,激扬壮发悲且清。

……

赏析:

《秦女休行》是傅玄创作的一首叙事诗,以其激昂的情感、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古代烈女的英勇形象与高尚气节,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主题思想

1. 对侠义精神与正义的歌颂:诗歌围绕庞氏烈妇为父报仇的事迹展开,核心在于歌颂她的侠义行为和坚守正义的精神。在面对“仇人暴且强”,家中男兄弟“志弱不能当”的困境时,烈妇挺身而出,以非凡的勇气和决心手刃仇人。她的行为虽触犯法律,但动机是为父雪恨、伸张正义,这种为了正义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侠义之举的高度推崇,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这种精神的赞美与弘扬。

2. 对传统价值观的彰显:诗中体现了古代社会多种重要的传统价值观。“义声驰雍凉”突出了烈妇的“义”,她为父报仇符合当时人们对孝道和家族责任的认知,尽到了子女应有的义务。同时,烈妇在报仇后主动投案自首,称“杀人当伏法,义不苟活隳旧章”,又展现出对法律和社会秩序的尊重,表明她的行为并非肆意妄为,而是在坚守正义的同时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体现了古代社会对道德与法律平衡的追求。

二、艺术特色

1. 生动的叙事手法:诗歌采用叙事的方式,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从交代故事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