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谢朓《隋王鼓吹曲?泛水曲》(第1页)

隋王鼓吹曲?泛水曲

谢朓

玉露沾翠叶,金凤鸣素枝。

罢游平乐苑,泛鹢昆明池。

旌旗散容裔,箫管吹参差。

日晚厌遵渚,采菱赠清漪。

百年如流水,寸心宁共知。

……

赏析:

《隋王鼓吹曲·泛水曲》是一首兼具写景与抒情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笔触描绘出一幅秋景下的游乐图,进而引发对人生的感慨,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韵味。

一、开篇:点明时节,营造氛围

“玉露沾翠叶,金凤鸣素枝”,诗的开篇点明了时节为秋季。“玉露”即白露,晶莹剔透,点明秋意渐浓,沾湿翠叶,给人以清新而略带凉意之感;“金凤”指代秋风,秋风拂过“素枝”,发出鸣响。“素枝”描绘出树枝在秋季叶片渐落、色泽素淡的景象。这两句诗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勾勒出一幅秋意盎然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略带萧瑟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二、中间:叙述游乐,展现场景

1. “罢游平乐苑,泛鹢昆明池”:“平乐苑”在古代是着名的皇家园林,象征着繁华与游乐。诗人结束了在平乐苑的游玩,又来到“昆明池”泛舟。“泛鹢”中,“鹢”是一种水鸟,古代常将其画于船头,这里指代游船。此句叙述了诗人的行程转换,从陆地园林游玩转向水上泛舟,展现出贵族悠闲的游乐生活。

2. “旌旗散容裔,箫管吹参差”:描写泛舟时的场景,船上旌旗随风舒卷、飘扬,“容裔”一词生动地表现出旌旗舒展、摇曳的姿态,彰显出出游队伍的气派。同时,箫管吹奏出的乐音高低错落,“参差”描绘出乐声的悠扬婉转,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这两句通过对旌旗和箫管的描写,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展现出泛舟时热闹、欢快的场景,与开篇的宁静秋景形成一定的反差。

三、结尾:触景生情,感慨人生

1. “日晚厌遵渚,采菱赠清漪”:随着时间推移,天色渐晚,诗人“厌遵渚”,对沿着水边漫步产生了厌倦之情。“厌”字流露出诗人此时情绪的转变,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游乐。“采菱赠清漪”,诗人采来菱角赠与清澈的水波,这一行为看似随性,实则蕴含着诗人此时复杂的情感。菱角生长于水中,与水相依,诗人将菱角赠与水波,仿佛是在与自然对话,试图在自然中寻找慰藉或寄托情感。

2. “百年如流水,寸心宁共知”:由前文的游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