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田园诗的扛鼎之作,生动展现了他辞官归田的心路历程与对田园生活的由衷热爱。诗人以质朴自然的笔触,构建出一个与污浊官场相对立的田园世界,字里行间洋溢着回归本真的喜悦。
一、回归之念:情真意切的内心剖白
1. 本性与志趣的坦诚表露:“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起笔便直抵内心,陶渊明直言自己自幼便缺乏迎合世俗的气质,天性钟情于山川自然。这种对自我本性的清晰认知,犹如一颗种子,在他心中埋下了归隐田园的渴望。“适俗韵”与“爱丘山”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他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对自然的本能向往,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2. 误入官场的悔恨与感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将仕途比作“尘网”,一个“误”字,饱含着深深的悔恨,表明误入官场并非其本意,而是人生的一次迷失。“三十年”极言时间之长,在漫长的官场岁月里,他的身心备受束缚,进一步强化了对过往经历的追悔之情,也更加突出回归田园的迫切性。
二、田园之美:如诗如画的乡村景致
1. 质朴宁静的居住环境:“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诗人运用白描手法,简洁勾勒出田园居所的质朴画面。十余亩宅地,八九间草屋,榆树柳树遮蔽后檐,桃李罗列堂前,没有雕梁画栋,却充满自然的质朴与宁静,展现出一种简单、真实的生活状态,透露出诗人对这种质朴生活的喜爱。
2. 和谐灵动的乡村生活场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由近及远描绘乡村景象。远处村庄在朦胧中依稀可见,袅袅炊烟缓缓升起,给人以温暖、宁静之感;深巷中传来狗吠,桑树巅响起鸡鸣,以动衬静,增添了乡村生活的生机与活力。这几句诗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与生活气息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