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着作八公山诗
谢朓
二别阻汉坻,双崤望河澳。
兹岭复漓岏,分区奠淮服。
东限琅琊台,西距孟诸陆。
阡眠起杂树,檀栾荫修竹。
日隐涧疑空,云聚岫如复。
出没眺楼雉,远近送春目。
戎州昔乱华,素景沦伊谷。
阽危赖宗衮,微管寄明牧。
长蛇固能翦,奔鲸自此曝。
道峻芳尘流,业遥年运倏。
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
浩荡别亲知,连翩戒征轴。
再远馆娃宫,两去河阳谷。
风烟四时犯,霜雨朝夜沐。
春秀良已凋,秋场庶能筑。
……
赏析:
《和王着作融八公山诗》是谢朓和王融之作,借八公山这一独特地理与历史地标,融合写景、叙事与抒情,展现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自身命运的喟叹。
一、开篇描绘八公山形胜
“二别阻汉坻,双崤望河澳。兹岭复漓岏,分区奠淮服”,起笔不凡,以“二别”“双崤”这类着名山川作比,衬托八公山的巍峨。“兹岭复漓岏”直接描绘八公山高耸险峻之态,“分区奠淮服”表明其作为战略要地,奠定淮南地区格局,凸显地理重要性,为下文历史叙事埋下伏笔,宏大的地理描写营造出壮阔的氛围。
二、细腻勾勒自然景致
“东限琅琊台,西距孟诸陆。阡眠起杂树,檀栾荫修竹。日隐涧疑空,云聚岫如复。出没眺楼雉,远近送春目”,从宏观地理转入细腻自然描写。“东限”“西距”界定八公山范围,展现其广袤。“阡眠起杂树,檀栾荫修竹”,以树木丛生、翠竹成荫描绘生机盎然之景;“日隐涧疑空,云聚岫如复”,捕捉光影云气变化,日隐涧空,云聚山复,画面富有层次感与动态美。“出没眺楼雉,远近送春目”,从山中眺望,楼雉若隐若现,远近春色尽收眼底,借景抒情,为后文感慨铺垫。
三、回溯历史兴衰
“戎州昔乱华,素景沦伊谷。阽危赖宗衮,微管寄明牧。长蛇固能翦,奔鲸自此曝。道峻芳尘流,业遥年运倏”,诗人回溯西晋末年历史,“戎州乱华”“素景沦伊谷”指少数民族入侵,西晋覆灭,中原沦陷。“阽危赖宗衮,微管寄明牧”,强调关键时刻,谢安等贤才力挽狂澜,拯救东晋于危难。“长蛇”“奔鲸”比喻叛军,被成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