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秀才入军·其三》
嵇康
闲夜肃清,朗月照轩。
微风动袿,组帐高褰。
旨酒盈樽,莫与交欢。
鸣琴在御,谁与鼓弹?
仰慕同趣,其馨若兰。
佳人不存,能不永叹!
……
赏析:
《赠秀才入军·其三》是嵇康一组赠别诗中的一篇,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孤独之感与对知音的深切渴望。这首诗虽篇幅不长,但在情感表达与艺术表现上颇具特色,展现了嵇康诗歌的独特魅力。
一、情感脉络:从环境渲染到内心倾诉
环境营造的孤独底色:诗的开头,“闲夜肃清,朗月照轩。微风动袿,组帐高褰”,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闲夜”点明时间的闲适与静谧,“肃清”则强调环境的清幽寂静,给人一种万籁俱寂的感觉。“朗月照轩”,明亮的月光洒在轩窗之上,清冷的月光不仅照亮了环境,更增添了一份清冷之感。“微风动袿,组帐高褰”,微风吹动着衣裳,高高的床帐随风飘动,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这种环境描写,为全诗奠定了孤独寂寞的情感基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所处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孤寂。
孤独情绪的递进表达:“旨酒盈樽,莫与交欢。鸣琴在御,谁与鼓弹?”诗人从环境描写转向自身状态的描述。满杯的美酒,本应是欢乐聚会时的助兴之物,然而此时却无人与诗人一同分享这份欢乐,“莫与交欢”直接表达出诗人面对美酒却无人共饮的孤独。琴就在眼前,它本是文人雅士交流情感、抒发志趣的工具,可如今却无人与诗人一起弹奏。“谁与鼓弹”这一反问,强化了无人相伴的孤独感,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对知音的渴望进一步展现出来,使读者能深刻体会到诗人此时的失落与无奈。
知音难觅的深沉感慨:“仰慕同趣,其馨若兰。佳人不存,能不永叹!”诗人在这里表明自己仰慕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将他们的美好品德比作兰花的芬芳,形象地表达了对知音的高度赞美与向往。然而,“佳人不存”却笔锋一转,点明这些志同道合的人如今并不在身边,这种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让诗人不禁发出“能不永叹”的深沉叹息。这一叹息,饱含了诗人对知音的极度渴望以及因知音难觅而产生的深深遗憾,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二、艺术特色:情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