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谢朓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
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
赏析:
这首诗是南朝诗人谢朓于暂回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途中所作,用以赠别西府同僚。诗中既表达了对西府生活及同僚的眷恋,也透露出在复杂政治环境下的忧惧。
一、开篇直抒胸臆,奠定悲伤基调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诗人以日夜奔腾不息的大江起笔,借江水之长流,喻内心悲伤无尽。开篇便将浓郁的悲情托出,营造出沉郁的氛围。“客心”点明自身身份,远离西府,漂泊在外,“悲未央”则强调悲伤没有尽头,奠定全诗哀伤基调,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
二、途中景色描绘,烘托复杂心情
1. 秋夜寒江景色:“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描绘秋夜行舟所见。银河在曙光中闪烁,寒江中的小洲夜色苍茫。“秋”字点出时令,增添萧瑟之感;“寒”字则强化了环境的清冷。通过对天空银河与江中小洲的描写,从视觉角度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诗人旅途的孤独和内心的凄凉。
2. 京城宫阙之景:“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诗人翘首远望,看到京城宫阙。月光洒在鳷鹊观上,玉绳星低垂在建章宫边。宫阙的壮丽与华丽夜景,本应给人振奋之感,但此时在诗人眼中,却可能象征着京城复杂的政治环境,与他对西府的眷恋形成反差,进一步衬托出其内心的复杂与忧虑。
三、情感抒发与政治隐喻交织
1. 眷恋与无奈:“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诗人驱车至京城外,心中却思念西府所在之地。太阳的光辉难以触及,更何况与西府远隔两地。“驰晖”象征时光与过去的西府生活,表达对西府同僚及那段时光的深深眷恋,而“隔两乡”则凸显无奈,暗示身不由己的处境。
2. 政治忧惧:“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常恐鹰隼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