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行
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愚!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
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是陈琳的代表作之一,以乐府旧题反映社会现实,展现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一、深刻的社会现实揭示
徭役之苦:诗开篇描绘“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借恶劣的环境,为士卒的悲惨遭遇埋下伏笔。通过士卒与长城吏的对话,“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凸显出官府对筑城工程期限的严苛,不顾士卒死活,强制他们劳作,反映出繁重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身心折磨。
家庭离散:“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以长城的绵长类比百姓苦难的深远,指出大量青壮年被征役,致使家庭破碎,无数妻子独守空闺,深刻揭示了徭役对家庭伦理的破坏,展现出战争徭役给民间带来的凄凉景象。
二、独特的叙事结构与手法
对话叙事:诗歌以对话为主要叙事方式,如士卒与长城吏的冲突性对话,将士卒对徭役的不满与长城吏的冷酷无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士卒与妻子的书信往来,细腻地刻画了夫妻间的相互体谅与无奈。这种对话形式使诗歌情节生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与感染力,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人物的情感波澜。
层层递进:从开篇对筑城环境的描写,到士卒与长城吏的矛盾,再到夫妻间的书信交流,诗歌情节层层推进,主题不断深化。夫妻书信中的内容,从士卒劝妻子改嫁,到妻子的回应,进一步揭示了战争徭役对人民生活的全面破坏,使读者对当时社会的苦难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
士卒形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