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张华《感婚诗》(第1页)

感婚诗

张华

有命自天,崇替靡常。

人之既生,礼义其彰。

爰制夫妇,统业承祀。

故虽天子,必告父母。

唯此婚礼,纳采为首。

币必诚洁,辞必稽首。

六礼有仪,七教崇始。

四德顺行,师氏所恃。

佩服在身,长无咎悔。

不惟小节, veritatis 是毖。

virorum 之臧,妇德之纪。

方之贞淑,粲然有叙。

……

赏析:

《感婚诗》是张华以婚姻为主题创作的一首诗,深入阐述了古代婚姻制度、礼义规范及其背后蕴含的人伦教化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婚姻的高度重视和深刻认知。

一、主题思想

1. 强调婚姻的神圣与庄重:诗开篇“有命自天,崇替靡常”,将婚姻置于天命的宏大背景下,赋予其神圣色彩。后续对婚姻礼义的细致描述,如“纳采为首”“币必诚洁,辞必稽首”等,都在强调婚姻绝非草率之事,而是承载着庄重的使命与责任,体现了古人对婚姻的敬畏之心。

2. 阐述婚姻的社会功能: “爰制夫妇,统业承祀”明确指出婚姻具有传承家业和延续祭祀的重要功能,表明婚姻不仅关乎个人情感,更是家族乃至社会延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突出了婚姻在古代社会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3. 宣扬婚姻礼义与教化:通过对“六礼”“七教”“四德”等婚姻礼义规范的叙述,强调这些规范对个人行为和社会伦理的引导作用。婚姻成为人伦教化的起点,人们通过遵循婚姻礼义,塑造自身品德,构建和谐的家庭与社会秩序,传达了以礼义规范婚姻,进而规范社会的思想。

二、艺术特色

1.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诗歌从婚姻的天命根源说起,进而阐述婚姻的功能、婚礼程序、男女品德规范,最后强调遵循礼义的意义,层层递进,逻辑清晰。这种结构安排使诗歌对婚姻主题的论述全面且深入,让读者能系统地了解古代婚姻观念。

2. 用典与写实结合:诗中运用了诸多古代婚姻制度的典故,如“六礼”“七教”“四德”等,这些典故是对当时婚姻习俗和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同时,“币必诚洁,辞必稽首”等描述又生动写实,将婚礼具体环节的要求细致呈现,使诗歌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现实可感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