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谢朓《和王着作融八公山诗》(第1页)

和王着作融八公山诗

谢朓

二别阻汉坻。双崤望河澳。

兹岭复漓岏。分区奠淮服。

东限琅琊台。西距孟诸陆。

阡眠起杂树。檀栾荫修竹。

日隐涧疑空。云聚岫如复。

出没眺楼雉。远近送春目。

戎州昔乱华。素景沦伊谷。

阽危赖宗衮。微管寄明牧。

长蛇固能翦。奔鲸自此曝。

道峻芳尘流。业遥年运倐。

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

浩荡别亲知。连翩戒征轴。

再远馆娃宫。两去河阳谷。

风烟四时犯。霜雨朝夜沐。

春秀良已凋。秋场庶能筑。

……

赏析:

《和王着作融八公山诗》是谢朓与王融唱和之作,以八公山为切入点,将写景、叙事与抒情紧密融合,展现出深厚的历史感与诗人复杂的情感。

一、开篇写景:描绘八公山的地理风貌

“二别阻汉坻,双崤望河澳。兹岭复漓岏,分区奠淮服。东限琅琊台,西距孟诸陆。” 诗人开篇并未直接聚焦八公山,而是以 “二别”“双崤” 等山川起笔,通过对比衬托,引出八公山的雄伟。“漓岏” 一词生动描绘出八公山山势高峻、峰峦叠嶂的形态。接着,具体阐述其地理位置,东至琅琊台,西达孟诸陆,展现出八公山地域的广阔,奠定了全诗雄浑壮阔的基调,让读者感受到八公山在地理空间上的重要地位。

二、细腻笔触:刻画八公山的自然景致

“阡眠起杂树,檀栾荫修竹。日隐涧疑空,云聚岫如复。出没眺楼雉,远近送春目。” 此部分诗人用工笔描绘八公山的自然景观。山间树木丛生,枝叶交错,“阡眠” 一词赋予杂树一种繁茂而朦胧的美感;修长的竹子姿态婀娜,“檀栾” 生动地表现出竹子的形态之美,它们相互掩映,构成了一幅清幽的山林画卷。太阳隐没时,山涧仿佛变得空寂;云雾聚集,山峦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氛围。从山上眺望,城楼时隐时现,远近的景色尽收眼底,给人以春日的清新之感。这些描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展现出八公山自然景色的清幽秀丽,为下文的历史叙述与情感抒发营造了优美的环境氛围。

三、回溯历史:叙述八公山相关的历史事件

“戎州昔乱华,素景沦伊谷。阽危赖宗衮,微管寄明牧。长蛇固能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