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刘彻《瓠子歌?其一》(第1页)

瓠子歌?其一

刘彻

瓠子决兮将奈何?

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

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溢,

鱼沸郁兮柏冬日。

延道弛兮离常流,

蛟龙骋兮方远游。

归旧川兮神哉沛,

不封禅兮安知外!

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

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啮桑浮兮淮、泗满,

久不反兮水维缓。

……

全文赏析:

《瓠子歌其一》是汉武帝面对黄河瓠子决口这一严重水患时创作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水患的严峻、治水的艰难以及诗人的复杂心境。

1. 内容结构

开篇设问,点明困境:“瓠子决兮将奈何?”诗歌以一个充满忧虑与无奈的问句开篇,直接点明瓠子口决堤这一灾难性事件,引发读者对如何应对水患的关注,奠定了全诗沉重的基调。

描绘水患,层层递进:从“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到“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诗人详细描绘了水患的严重程度。先是担心大地尽成河流,接着写治水使吾山被挖平,钜野泽泛滥,鱼儿活跃暗示水患持续,河水改道、蛟龙远游凸显水势失控,最后以啮桑被淹、淮泗涨满,河水久不归道,河工纲维松缓,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水患肆虐的景象,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这场灾难的严峻。

借景抒情,融入思考:诗中在描述水患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感慨与思考。如“不封禅兮安知外!”一句,表面看似突兀,实则将水患与封禅联系起来,暗示封禅能让帝王知晓天下大事,从侧面反映出此次水患是超出意料的重大变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2. 情感表达

忧虑无奈:面对瓠子决堤,一句“将奈何”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中对水患严重后果的描述,都渗透着对局势难以掌控的无力感,体现出对百姓命运和国家安定的深切担忧。

对河伯的责问:“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诗人直接向河伯发出责问,指责其不仁,让河水泛滥不止,给百姓带来无尽愁苦。这种对神灵的质问,既反映出面对自然灾害时人类的渺小与无助,又体现出诗人对百姓苦难的同情以及对水患的愤懑。

期盼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