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超级暴利!(第1页)

顾昊有太多赚钱的法子了,赚钱对他来说也太容易了,制盐和制糖就是他扔出来的两个王炸。

就说盐,唐朝主要是海盐,池盐和井盐产量则相对较低,相比前面的朝代,唐朝的制盐技术有了不少的突破。

但顾昊不准备和这些盐抢市场,他准备走高端路线。

他制作的全部都是精盐,严格来说,古代的盐全部都是粗盐,经过了化学提纯,去除了了杂质的盐,才算得上是精盐。

就算来到了现代,在新华夏,也是到了七八十年代才普及了精盐,别说古代了。

没有经过化学提纯的盐,含有钙、钾等元素,口感苦涩,古代的技术,根本不可能去除这些苦涩的味道。

所以这个时代的贵族,哪怕是皇帝,太子,宰相亦或是世家门阀之人,别管你身份多高,吃的盐里都带着苦涩味道,只是苦涩味没有平民百姓吃的盐苦涩味那么重。

正因此,顾昊制造出来的经过提纯,完全没有苦涩味道的盐,根本就不愁卖。

但凡有点钱的人,吃到了没有苦涩味的盐,哪里还吃得下带苦涩味的盐?

最重要的是,盐这玩意无论哪里的人都需要,而且是消耗品,可以一直卖下去的暴利商品。

还有糖,这是比盐还要暴利的商品。

顾昊制作出来的是白糖,唐朝的白糖已经初步出现了,不过这个时代的白糖和现代精制白糖存在显著差异,唐朝的白糖相较于赤糖或黑糖,颜色更为明亮,但尚未达到纯白色标准。

唐朝制作白糖主流的方法是滴漏法,所谓滴漏法,就是将甘蔗熬成汁,然后将其倒进漏斗形陶器中,最后用黄泥浆吸附脱色制取白糖。

但是往往几百斤的蔗糖才能得到一二两的白糖。

这种白糖是不会出现在市场上的,因为就算是有钱人都得花重金购买,还未必买得到。

顾昊微微一笑:

“你在看看这个罐子,这罐子里都是白糖。”

崔红鸾蘸了点白糖定睛一看,樱唇微张,心中一惊:“这白糖,居然一点杂色都没有??”

她放入口中细细品尝了,很甜,带着一股甘蔗的清香,味道其实和她过去吃的带杂色的白糖没多少区别。

但面前的白糖雪白如霜,看起来就更加高档。

晚唐虽然天下开始大乱,但并不影响大多数有钱人享受,他们也更愿意花钱去追求这种奢侈的东西。

顾昊微笑着看着崔红鸾:“三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