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两天,朝廷的使者就到了绥州,带来了正式的任命。
顾昊得授绥州刺史,官袍,告身,印信一同送到了绥州,除此之外,他手下一批将士也都获得了封赏,有了正式的官身。
惊喜便是他不仅得授绥州刺史,麒麟军使,还兼任夏绥银节度副使,遏兵马使统领。
不过这算不上大惊喜,这节度副使很多此时都兼任,作用不大,大多时候只能让你多领一份工资。
节度使和节度副使看似只差一个字,其实前后差距极大。
当然,还有一个隐性作用,就是到时候要是有足够的功劳,过渡到夏绥银节度使水到渠成。
原来的夏绥银节度使是由诸葛爽担任,这厮当年参加庞勋起义,担任小校,投降唐廷后,任汝州防御使,累迁定难军节度使、检校右仆射。
黄巢打进长安之前,他担任的便是夏绥银节度使,僖宗诏命诸葛爽率代北行营兵马,入京勤王。但是,诸葛爽尚未到达,长安便已陷落,于是他便投降黄巢。
他既投降,夏绥银节度使便空了下来。
但诸葛爽这厮在黄巢败亡之后又重新归降朝廷。
演义中说吕布是三姓家奴,其实诸葛爽反复无常,也差不多。
顾昊麾下可任命的位置有副使,都虞侯,游奕使各一员,散将十个,孔目官、判官各一员……
现在他身上有四个身份,分别是绥州刺史、麒麟军使以及夏绥银节度副使以及遏兵马使,最后一个身份是统领州兵的身份。
裴高身上的两个身份就是绥州刺史和遏兵马使。
准确来说,顾昊不是以刺史的身份统领州兵,而是以兼任的遏兵马使统领。
事实上,晚唐时期,绝大多数的刺史都会兼任镇遏使、防御使、团练使、守捉使,名称乱七八糟,没有定制,权力也大同小异,全看地方的章程。
比如拓跋党项,这厮自封的宥州刺史是被朝廷默认的,同时他还兼任宥州党项兵马使,这个兵马使和防御使、遏镇使什么的差不多。
副使的身份顾昊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李志远,一个是陈三,他想了想,还是任命李志远,至于陈三,顾昊发现他的能力不在打仗上,而是在处理庶务上。
还没归顺顾昊的时候,他就发现陈三把那个寨子的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所以顾昊干脆让陈三去处理后勤庶务。
都虞侯顾昊任命了一个军功最高的将士,名为谢怀宗。
至于游奕使,顾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