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兵在精不在多(第1页)

郑畋说完,满脸期盼的望着顾昊,然而顾昊面色始终如常,古井无波。

“郑相公的意思我已经听明白了,只可惜,虽然我们一起并肩作战过,但你我不可能一条心。”

大唐早就积重难返,成了宰相,即便掌控了这个烂船,想要转向耗费的力气比新建一个王朝多十倍。

而且顾昊也不想头上多个会指手画脚的皇帝。

他想要的,自己会去拿,不需要所谓的圣人来赐予。

自古以来,糊裱匠就没有好下场的,成了大唐的糊裱匠,不仅要应对财政问题,藩镇问题,宦官问题,还要应对外族入侵问题。

相比这诸多问题,我另起灶炉不不轻松的多?

说句不好听的,顾昊已经成了气候,不需要看谁的脸色了,那个还在蜀中的圣人,能给他的也就一个名义了。

事实上,顾昊已经成了拯救大唐的英雄。

率领数千兵马从绥州南下,在大唐最为难的时候,多次打败黄巢军队,最后更是在朝廷联军收服长安失败,被黄巢大军追杀,节节败退的时候,义无反顾以少打多,在战场上一锤定音,击败了黄巢军主力,于万军从中斩杀黄巢。

扶狂澜于既倒,挽大厦之将倾!

拯救大唐于危难之中。

这些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郑畋长长叹息,满脸失望,两人算是不欢而散,不过还不至于撕破脸皮,相互之间的交情还在,但立场以后便是相对的了。

战争还没打完,黄巢虽然死了,主力也是逃的逃,死的死,被俘的俘,但黄巢之前派出去衔尾追杀的黄巢军却回到了长安据守。

唐宏夫、朱玫等差点死在追杀中的军头也带着自己的军队重新回到了长安之外,本来已经分崩离析的朝廷联军又组建了起来。

围困长安的时候,黄巢的头颅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了蜀中,圣人大喜过望,封赏像是雨点一样砸了下来。

朱玫之前的邠宁节度使其实只是自封的,和王重荣的河中节度使一样,都是没有得到朝廷承认的,虽然贸然进入长安遭遇了大败,但还是得到了正式的名分,成为朝廷册封的邠宁节度。

王重荣这厮要是不贪泼天大功,死在长安中,他的河中节度使也必然会得到承认。

唐宏夫本就是朔方节度使,不需要正式册封,这厮属于心向大唐的,给他加了个中书门下平章事。

郑畋、王处存也各有封赏。

几乎所有来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