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我有义务帮大唐收税!(第1页)

宋朝时期,李元昊就自称为兀卒,即为青天子,而西夏中初期设立的高级贵族官职封号为谟宁令,即为‘天大王’。

党项中,凡事对最崇高人或物的称呼必带‘天’。

因此这几个党项人称顾昊为‘天将’是带着强烈的赞美意味。

“起来吧。”

顾昊摆摆手,拓跋氏的羽翼走狗中,只有趁机攻打绥州城的那五个部落是必灭的,其他的部落灭不灭就要看他们是否恭顺了,如果一心一意跟着拓跋氏走,那就灭掉,或者投降的不够及时,也算你倒霉。

往利部投降的不早也不晚,在顾昊攻打他们之前就来投降了。

严格来说,往利部这种九千余众的部落,论人数在党项人的部落中能摸到前十了,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可能像是那种一两千,两三千人的小部落一样完全成为拓跋氏的爪牙,更偏向于盟友。

这几个人党项人听得懂汉话,也会说,只是说的又慢又涩,顾昊听了几句之后让他们继续说听不懂的语言,让折嗣论翻译。

总之这几个人的确是来投降的,当然,投降不能只用嘴巴说,要献上牛羊马,一开始说的是献五千头羊,牛五百头,马一百匹,顾昊直接翻了个倍,还加了个条件,出动五百兵随大军出征,他们虽然满脸苦涩,却还是答应了。

横扫夏、宥北部草原不是真的把所有部落都推平,杀光,对于愿意表示恭顺,上供的游牧部落,只要表面上过得去,顾昊暂时不会去动他们。

他的优先事项是拓跋氏,然后是夏、绥等州中那些半牧半耕的部族,同样是编户齐民,半牧半耕的部落实施起来难度要小得多。

游牧部落,顾昊暂时对他们的要求就是能纳税,能出人服兵役,完全将其纳入统治下得慢慢来。

“不知灭了黠戛部能收获多少牲畜。”

顾昊自言自语。

黠戛部的人数更胜往利部,众万人之多。大军出征以来,虽然俘获的牲畜不少,但顾昊并不满足,要知道后来辽国攻打西夏,辽国虽然大败,但仍旧有巨大的收获,史书记载羊超过百万头,牛超过五万头,骆驼十几万头。

和这种收获相比,顾昊的现在的收获真不算什么。

顾昊的目标是五十万头羊!

就当是他们过去欠大唐的赋税,作为的大唐的靖安王,有义务帮朝廷把这些赋税收上来。

…………

“好多牛羊牲畜啊……”

无限视角下,顾昊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