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藏兰泽眨了眨眼,他没想到父亲前后思想转变竟然会这么快,前脚还在痛骂顾贼……不行,不能叫顾贼了,是顾大帅……骂顾大帅的军队是没卵子的怂货,后脚就说服了自己归顺夏州。
对于父亲能这么快转换思路,没藏兰泽是很欣慰的,这年头,改换门庭不是什么耻辱的事情。
“兰泽,你现在就派人去求见顾昊,看看他愿不愿意接受没藏氏的投靠。”
“是!”
…………
“有用么?”
无限视角下,凌晨时分,顾昊看到了几百号人从宥州城里钻出来准备袭营,不过他没有提醒,因为一支合格的军队面对敌军夜袭自有应对的方法。
一是严密的轮换哨位,夜间通行需持特制鱼符。
再就是大营外围50步设三重拒马,外围是陷马坑+铁蒺藜,壕沟深深1丈5尺,宽2丈。铁蒺藜每方丈布设7枚,尖端淬毒,拒马枪三重交错排列,间距3尺。
中层是弩手值班塔+移动哨,内层是甲士待命区,甲士均着甲枕戈。
还有相应的声讯标准,梆声三响为警,鼓声五通为集。
就连监听的手段也少不了,在在营寨外围拉设蛛网式铃铛阵,几百步外的马蹄声就能让铃铛响动。
定难军对于此种规矩执行的非常严格,顾昊治军也非常严,时不时外出亲自巡视,要是看到哪边布置的的有缺陷,立刻执行军令。
嗖嗖嗖嗖嗖!!
箭矢飞射,大营外围有厮杀声响起,中军的士兵们却睡得很香,只有少数士兵因为厮杀声被惊醒。
应对夜袭的敌军,自然有相应的甲士,不需要他们操心,谁要是敢探头探脑的好奇,轻则呵斥,重则打几个军棍。
谁敢披坚执锐大叫迎敌之类的话,立即处死。
这都是为了防止敌人的夜袭而导致啸营。
许多规矩都是为了在士兵们心中定下一个想法,夜袭没什么可怕的,有相应的人去应对,只要上面没有军令 ,该吃吃,该睡睡。
总之只要按照军令法度去布置,并且执行的人根本不可能被夜袭偷营成功,被夜袭成功的,都是有侥幸心理。
比如淝水之战前秦军,营中不设更鼓,夜惊,大败。
又比如明军夜袭云南元军,元军因未执行"三哨互验"制,导致大营失守。
相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纵观历史,打仗有时候打的不是军事实力,而是谁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