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女一路小跑着来到立政殿外,长孙正在殿内给稚奴哺乳。
长孙皇后著有《女则》一书,《旧唐书》评价《女则》:“撰古古妇人善事,勒成十卷,自为之序。”
若论功绩,长孙或许不如汉朝吕后,更不及武则天,但长孙在皇后位置上恪守本分,从不干政。
论贤明,长孙皇后乃是名副其实的千古第一贤后,长孙皇后在世,不曾听说李世民后宫出过任何乱子,就连当时的武才人也要避其锋芒。
能相提并论者只有明朝朱元璋的马皇后,据传,马皇后调兵根本不需要兵符的。
而且野史记载,马皇后去世,帝恸哭,群臣上奏要求朱元璋殉情陪葬。
即便如此,马皇后在历史之上贤名也在长孙之下。
所以只要是长孙自己所出的皇子公主,皆由长孙亲自喂养一年后,才交由奶娘喂养。
襄城拦住了想要直接冲进去的长乐,襄城重礼仪,而且她与长乐身份也不同。
门口的侍女看到两位公主前来,笑着说道。
“长乐公主,襄城公主,可是要拜见娘娘?”
襄城走近,来到侍女身前不远处,屈身道:“劳烦姑姑通禀母后,长乐与襄城求见。”
“公主客气,不敢。”
那名侍女说完便推开殿门走了进去,片刻后便走了出来。
“娘娘让二位公主进去。”
长乐风风火火的跑了进去,襄城则是再次微微屈身。
“谢过姑姑。”
“奴婢不敢。”
襄城走进立政殿,李治已经被放进了摇篮中,长乐正依偎在长孙身边。
襄城大礼参拜了长孙。
“襄城见过母后,母后万安。”
长孙推开长乐,起身来到襄城身边,亲自搀扶襄城起身,摸着她的头说道。
“傻孩子,什么时候来母后这里也如此生分了,你看长乐,哪里像你这么见外。”
襄城抬头看向长孙,口中不曾开口,只是双眼已经泛红。
长孙牵着襄城来到塌前,让襄城坐到塌上,自己坐在襄城身边,轻笑道:“晚膳用了吗?今日在母后这里用膳可好?
你看你最近瘦的,若是让你夫君再见到,莫不是说这硕大的皇宫,都不让你吃饭。”
襄城见长孙提及自己夫君,害羞的低下了脑袋,轻声应道。
“是,听母后的。”
不待长孙和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