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生这次总算没有骗李四小姐,说要带她开开眼,果然很快就兑现了。
李婉君也是真的很佩服他“业务”能力。
嘴上说的是带团队前往各大港资工厂拓展物流配送业务,实则却带着公安局、税务局、工商局的几位领导干部,提着粮油米面和桶装汽油,挨家挨户上门送温暖。
而且,陈俊生从头到尾绝口不提业务相关的话题。
他只关心企业效益如何,工人待遇怎样,工资能不能按时发放,厂里有没有难题需要帮忙解决或反映。
结果就是,每次他前脚刚走,东风速运的副总经理罗援朝同志后脚就能顺利签单。
这样的业务拓展方式,对于常年生活在港城的李婉君而言,用小刀剌屁股,给她开眼都算肤浅了,应该是太阳晒进了屎忽隆,天光乍现!
“内地的营商环境,跟港城完全不一样,如果把港城那套商业逻辑照搬进内地,十有八九要扑街。”
“陈俊生办服装厂,三个月内就能实现盈利,每个月固定给我六万元,钱是少了点,但却比那些纯纯骗钱的皮包公司、空壳工厂实在得多。”
“他的这个物流项目,如果能把珠三角地区港资、内资和外资这几千家工厂的原料配送、成品运输业务统统拿下,顺势在港城拓展境外小包裹、信件寄送服务的话,每年的营收额可能上亿。”
“可惜,这块蛋糕,他碰都不让我碰一下,真是越想越气。”
李婉君跟着陈俊生到处走动,心中思绪如潮:“不过没办法,凭他的背景和实力,就算没有我的资金扶持,也照样能把事业发展得顺风顺水,赚大钱是早晚的事,我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不对,他晋升处级干部的前提,是要完成家乡民生工程建设资金的筹集工作,如果我答应给他一千万的话,那就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李婉君认真想了想:“作为交换,我必须从他的物流公司里拿到股份才行。”
“你在想什么?”陈俊生扭头看了李婉君一眼。
“没想什么。”李婉君目光闪躲了下,好像挺怕被他看穿自己的那点小心思。
陈俊生当然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他只是抬头看了眼半空中的大太阳,忽然又问:“身上带钱没?”
“带了。”李婉君翻动手中的小坤包,里面有几百块外汇券:“不过没多少,就三百块。”
“三百够了。”
陈俊生笑着点头,然后不动声色的朝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