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心境的微光(第1页)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巷子里的公鸡刚打第一声鸣,药铺的木门就被轻轻推开。

苏老四、莫晓雪、莫晓雨三人拎着各自的本子站在门口。

晓雪的灵纸本上绣着焚天绫图案,晓雨的冰绫本泛着淡淡寒气,苏老四手里则是父亲传下来的旧笔记本,封皮上还沾着点当年的药末。

“你们倒来得早。”苏心泉端着木托盘从后院走出来,托盘里放着刚晒好的当归和熟地,还有本泛黄的医书。

“我特意把当年的笔记找出来了,上面记着认药材的窍门,还有我跟你太爷爷采药的事。”

他把托盘放在梨木桌上,翻开医书,里面的毛笔字工工整整,还画着手绘的药材图。

“今天先认当归和熟地,这两味药最常用,也最能看出‘用心’——认药材就像认人,得记住它的‘脾气’,知道它能治什么病,才不算白认。”

晓雪凑过去,指尖轻轻碰了碰当归,灵纸本自动翻开,却没像往常那样记录,反而泛着淡淡的金光:“咦?怎么不自动记了?难道是坏了?”

苏心泉笑着摇了摇头,拿起当归放在她鼻尖:“别靠本子,用鼻子闻,用手摸,当归的香里带着点辛,是温性的,能补血。

熟地的甜里带着点润,是滋阴的,能填髓——这些都得靠自己记在心里,不是靠本子记下来就完了。”

晓雪点点头,把本子合上,凑到当归前深吸一口气,眼睛亮了起来:“真的!闻起来暖暖的,像冬天晒过的被子,还有点像娘熬的红糖姜茶的味道。”

她又摸了摸当归的根,“表面有点糙,有好多纹路,像爷爷脸上的皱纹,不过比皱纹软多了。”

晓雨也拿起熟地,放在手里掂了掂,冰绫本被她收进了乾坤袋:“摸起来黏黏的,像昆仑墟的麦芽糖,颜色黑黑的,像墨玉,闻起来甜甜的,不过没有灵果那么甜,带着点药香。”

她抬头看着苏心泉,“苏伯父,熟地是生地黄蒸的,蒸的时候要加黄酒,对吗?上次我听大哥说,蒸九次晒九次,药效才最好。”

苏心泉眼里满是欣慰:“没错,熟地要‘九蒸九晒’,才能把生地黄的寒性去掉,变成温性的。

当年你太爷爷蒸熟地,每次都守在灶前,怕火候差了,蒸出来的熟地要么太硬,要么太烂——熬药和修仙一样,都得用心。”

苏老四拿起当归,仔细看了看断面,笔记本上的字迹是父亲当年写的“当归断面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为‘油头’,药效最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