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声舟在跃迁通道中颠簸,舷窗外的星轨如同被拉长的彩虹。林厌凝视着《万声图》上新浮现的坐标,那是片从未被记录的“量子迷雾带”,星图标注的描述透着诡异:“此处声音会分裂成无数可能,唯有信念能让它们重聚。”
槐生的回声螺突然发出蜂鸣,螺壳表面浮现出细碎的裂纹。他紧张地按住螺口:“它在害怕,迷雾带的量子辐射会干扰声纹的稳定性。”林厌将槐花玉佩贴在螺壳上,玉佩绽放的柔光立刻修复了裂纹,《万声图》的支流在此处呈现出缠绕的双螺旋形态。
“这是‘薛定谔之声’。”林厌调出数据库,“在被观测前,这里的声音同时处于存在与不存在的叠加态。”话音未落,巡声舟突然冲出跃迁通道,眼前的景象让两人倒吸冷气——无数半透明的声纹在迷雾中漂浮,有的是恐龙的咆哮,有的是外星婴儿的啼哭,甚至还有尚未诞生的恒星的脉搏。
当他们试图记录第一束声纹时,那道声音突然分裂成上千个版本。林厌的记录仪显示着混乱的波形:“它在坍缩成不同的可能性,我们必须找到最稳定的那条声纹。”槐生的回声螺突然指向迷雾深处,那里有团金色的声纹正在抵抗分裂,像颗顽固的恒星。
靠近后才发现,那是艘坠毁星舰的黑匣子发出的最后信号。声纹中混杂着船长的怒吼、船员的哭泣,以及引擎爆炸的轰鸣,但最核心的位置,始终萦绕着段稳定的旋律——那是地球的《摇篮曲》。
“是信念在维持声纹的稳定。”林厌恍然大悟,“即使在量子叠加态中,强烈的情感能锚定声音的本质。”他让槐花玉佩与黑匣子共振,《万声图》的双螺旋支流突然合并,无数分裂的声纹如同找到磁极的指南针,纷纷汇入那道《摇篮曲》的声纹。
迷雾渐渐散去时,他们看见坠毁星舰的残骸上开满了会唱歌的槐花。每个花瓣都在吟唱不同版本的《摇篮曲》,最终融合成全新的旋律。槐生在回声螺上刻下“信念之声”,螺壳立刻传出清晰的童声,那是星舰上某位船员留给未出生孩子的录音,在量子迷雾中保存了整整两百年。
离开量子迷雾带时,林厌发现《万声图》的边缘多了圈金色的光晕。他突然明白,声音最神奇的不是传播,而是在绝望中依然能被坚守的力量。就像那首穿越时空的《摇篮曲》,即使载体湮灭,情感的内核永远不会消散。
下一个坐标指向“镜像星云”,这里的所有天体都存在完美对称的“倒影”。星图提示:“此处声音会被反射成相反的形态,欢笑会变成哭泣,诞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