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这皇帝……心中有剑!(第1页)

皇帝见他收下,笑容更盛,随即从袖中取出一块金牌。

令牌背面浮雕盘龙,正面是如朕亲临四字,

“二弟,你身份特殊,行事难免受阻。持此令,有三重权柄,望你善用。”

“其一,剑履上殿!凡朕所在之处,无论是这御书房,还是金銮大殿,你皆可佩剑而入,无需解剑!”

“其二,见官不拜,入朝不趋!你是我兄弟,不能委屈了你。持此令牌,无论是三公九卿,王侯将相,你见之无需行礼,抱拳即可;

入宫面圣,不必如百官般需趋步疾行,可如江湖行走,从容而来,从容而去!”

“其三,凡四品以下官员,若有作奸犯科、图谋不轨,危及此战或京城安危者,你可持此令,先斩后奏!

事后只需向朕言明情由即可!”

皇帝将这枚沉甸甸的金牌放入陆九渊手中:“见此金牌,如朕亲临!

它代表朕的意志,也代表为兄的信任。

望二弟持此令,如持手中之剑,为朕斩一切魑魅魍魉,还大明朝一个安宁!”

陆九渊接过金牌,脑子里念头不断闪动,这金牌的三大效果,听起来牛逼,但实际上,全是荣誉性质,貌似没有太大用处。

剑履上殿,他去哪儿都是带着剑,不用皇帝说他也会带着,而且能管得住剑,管不住针,真想杀人,对他而言有剑无剑没有什么区别。

见官不拜,入朝不趋,他见皇帝都只是抱抱拳而已,至于外面的官,想让他磕头,还得问问他手中的剑利不利。

也就最后一条有一点儿用处,看到不顺眼的贪官污吏直接杀了,不用被朝廷通缉。

实际上别说四品以下,哪怕是三品,二品,他夜里拎把刀过去取了人头,抽身而走,也没人知道是他干的。

也就是说这三条看起来威风,全是面子工程,实际上全是虚的。

“谢兄长厚赐。”陆九渊将令牌随意地揣入怀中,动作自然。

他再次揽着陆九渊的肩膀笑道:“你我兄弟,何须言谢?

二弟奔波一夜,又带伤在身,想必也乏了。听涛苑那边已着人收拾妥当,二弟先去歇息。

若有任何需要,随时持令入宫,或者吩咐听涛苑的管事,他自会办妥。”

“冯宝,”皇帝转向阴影中的老太监,“你亲自送二弟去听涛苑,务必安排妥当。”

“老奴遵旨。”冯宝躬身领命,无声无息地走到陆九渊身侧,微微侧身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