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救命!抓人贩子!(第1页)

张明达最近这段日子过得还行。

吴宝根和寸头出了事后,平时以各种借口拉自己出去游街示众批斗的次数比以前少了很多,他也得以暂时的喘息空间。

只要他平时努力干活,虽然干的都是比村民和知青们更脏更累的活,累得要死得到的工分却比别人还少。

就连分到开垦的地,也是所有人最不喜欢的五等地。

现在的土地俺土地的肥力和水利条件、产出能力被划分了几个等级。

一等地是上等田,土地肥沃,土层深厚,灌溉便利,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合种植高产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产量稳定且较高,是大家争先恐后抢着种的地;

二等地是中等田,肥力中等,多是是缓坡地、灌溉条件稍差的平地,虽然土壤稍薄但仍可稳定耕种的地块,适合种植杂粮、棉花等对条件要求稍低的作物,产量比一等地略低一些;

三等地就是下等田了,多为坡地、沙地、盐碱地或离水源较远的地块,土壤贫瘠,保水保肥差,还容易受到旱涝影响,被村里人用来种植耐寒耐贫瘠的作物比如高粱、红薯、豆类等,产量低且不稳定;

四等地更差,种出来的作物产量更是少得可怜;

五等地就更不用说了,在陡峭的山坡,几乎没有人肯去种,离水源很远,薄薄一层土下面全是砾石,一锄头下去嘎嘣响。

别说灌溉,连自然降水都存不住——下点雨就顺着坡流走,天旱半个月就裂得能塞进手指头。

被种了高粱,产量低得可怜,好年景一亩能收几十斤,连一等地亩产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差年景可能颗粒无收。

最重要的是,同样干一天,种一等地能记10工分,种五等地却只能记5工分。

挑水爬陡坡,耕地犁根本拉不动,得用镢头、铁锹一点点刨,薅草时蹲在坡上,腰累得直不起来,还得提防滑坡滚石。

但即使是这样,张明达仍保留着心中那一点微薄的希望。

这段时间,那个好心人还是会时不时偷偷送东西到牛棚,有时候还会夹上一张小纸条,鼓励他坚持下去,黎明就在眼前。

虽然他很想知道对方是谁,但对方每次都是静悄悄的来又静悄悄离开,他根本没有机会见到恩人的真面目。

但他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放弃心中的希望,好好活下去,以后报答恩人。

他听说今天有个省城里下来的农业专家来镇上给农民讲课,他跟大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