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所引以为傲的单兵侦察模块,它背后最核心的雷达技术和数据链协议,不过是当初余宏顺手从自己庞大的技术库里下放出来的一点技术而已。
那么,那个男人现在究竟在研究什么?
351厂内部的研究项目,都属于最高保密等级,即便是郑所长这样的级别,也无权过问。
但只用逻辑去推断。
连边角料技术都能缔造出国际热销的爆款武器,还能搞出单晶叶片这种逆天级的基础材料。
那位于他技术金字塔最顶端的核心项目,会是什么?
郑所长站起身,走到窗前,他的视线仿佛穿透了遥远的距离,望向那个坐落在中原腹地的神秘工厂。
那里一定正酝酿着一股足以真正改变世界,让所有对手都陷入绝望,若雷霆万钧的力量!
……
和201所的郑所长想的一样,余宏确实正全神贯注地投身于一项足以撼动世界的工程收尾阶段。
351厂,试验车间内。
一架通体深灰色的战斗机正静静地停放在巨大的金属固定架上,它的外形有若科幻般的菱角与切割平面,完全颠覆了这个时代所有人对飞机的认知。
大量的管线和数据电缆从机身各处的检修口连接出来,汇入一排排不停闪烁着指示灯的测试机柜。
余宏手中没有拿任何图纸,只是绕着这架钢铁巨兽缓步走动,双眼扫过每一个结构连接处,每一寸蒙皮,每一根导线。
偶尔,他会停下来,伸出手指在一块区域上轻轻敲击,或者直接探身进入还没安装航电系统的驾驶舱,手指在复杂的线路接口上飞快地拨动几下。
核心组二十多名航空专家,就跟在他的身后,人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小本子,大气都不敢喘。
余宏停下来,他们也停下来。
余宏伸手指向机腹下一个尚未封闭的舱室,头也不回地对身后的团队说道:
“二号液压泵的震动频率偏高了零点三个赫兹,把它拆下来,检查一下内部的阻尼环,应该是加工公差出了问题。”
一名负责液压系统的老工程师立刻应声,带着两个人钻了进去。
余宏走到机翼下方,手指抚过一块看似平平无奇的蒙皮连接处。
“这块复合材料的热压工艺需要再优化,边缘纤维有微观撕裂风险,重做一块。”
他的每一句话都言简意赅,却都精确地指出了足以导致灾难的细微瑕疵。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