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烈日高悬,阳光犹如滚烫的火焰,无情地炙烤着大地。
沛城的街巷在这炎炎夏日里,宛如一个巨大的蒸笼,弥漫着令人窒息的闷热气息。
狭窄的街道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叫卖声、争吵声和车轮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杂乱无章的市井乐章。
然而,就在这喧闹嘈杂之中,有一个地方却格外引人注目——那便是樊哙的肉摊。
樊哙光着膀子,他那古铜色的肌肤在阳光下泛着油光,仿佛被一层金色的光芒所笼罩。
他的肌肉结实而隆起,线条分明,犹如钢铁铸就一般,蕴藏着无尽的力量。
他双手紧握着一把锋利的屠刀,每一次下刀都精准而有力,伴随着一声低沉而有力的吆喝,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能穿透人的耳膜。
当屠刀落下时,溅起的血水在昏黄的日光下,宛如一朵朵诡异的红花,绽放在半空中,然后缓缓飘落。
这场景虽然有些血腥,但在樊哙熟练的动作和精湛的技艺下,却显得别有一番韵味。
摊位周围,挤满了前来买肉的百姓。他们或站或蹲,或挤或推,都在争抢着挑选最好的狗肉。
樊哙的手艺显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人们对他的赞美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此时,泗水亭长刘邦迈着洒脱的步伐走来。
他身形高大,一袭布衣虽有些破旧,却难掩身上的豪迈之气。
“樊哙!今日狗肉可得多留些,兄弟们都馋得紧!”刘邦笑着喊道,声音洪亮而爽朗。
樊哙抬头,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回应道:“刘亭长来了,自然得挑最好的!”
两人相视大笑,笑声在喧闹的集市中格外响亮,一种深厚的情谊在他们之间悄然生根发芽。
没过多久,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振臂高呼,他们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响彻云霄。
这一呼,点燃了反秦的烽火,迅速蔓延开来,形成了燎原之势。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到了沛城。
刘邦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的反抗之火瞬间被点燃。
他当机立断,决定在沛城举起义旗,响应陈胜吴广的起义。
樊哙,这个沛城的屠夫,听闻刘邦要起义,毫不犹豫地放下了手中的屠刀。
他拿起长戟,毅然决然地投身到刘邦的队伍之中。
芒砀山深处,夜色如墨,一片漆黑。
然而,这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