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汉武帝刘彻(第1页)

在华夏历史的漫漫长卷中,汉武帝刘彻的时代如同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巨作,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他承继“文景之治”的繁荣根基,以雄才大略和非凡气魄,将西汉王朝推向了巅峰,其一生的传奇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公元前156年,刘彻诞生于长安未央宫,他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

自幼,刘彻便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聪慧与早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尤其痴迷于治国理政、军事谋略的故事。

景帝对这个儿子宠爱有加,常将他带在身边,悉心教导。

在刘彻四岁时,被封为胶东王。

一日,馆陶长公主刘嫖将他抱在膝上,笑问:“彻儿,你想不想娶媳妇呀?”

刘彻眨着灵动的眼睛,奶声奶气地回答:“想。”

刘嫖指着身边众多宫女,一一询问,刘彻皆摇头。

最后,刘嫖指向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道:“那阿娇好不好?”

刘彻眼中放光,兴奋地说:“若能娶到阿娇姐姐,我定要造一座金屋把她藏起来。”

这便是“金屋藏娇”典故的由来,刘彻的聪慧与早熟可见一斑,这番童言无忌的话语,不仅博得了长公主的欢心,也为日后他登上皇位埋下了伏笔。

彼时,汉景帝已立栗姬之子刘荣为太子。

然而,栗姬心胸狭隘,拒绝了长公主刘嫖的联姻请求,使得刘嫖怀恨在心。

她转而与刘彻的母亲王夫人结盟,在景帝面前不断称赞刘彻的聪慧,诋毁栗姬和刘荣。

景帝本就对栗姬的善妒有所不满,加上长公主的不断进言,心中渐渐有了易储的想法。

公元前150年,景帝终于下定决心,废黜刘荣太子之位,改立刘彻为太子。

从胶东王到太子,这一身份的巨大转变,让年仅7岁的刘彻肩负起了国家未来的重任。

他深知自己的命运已与大汉王朝紧密相连,自此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广读经史子集,研习治国方略,为日后登基治国积累知识与智慧。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16岁的刘彻登上皇位,史称汉武帝。

初登大宝,他便展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果敢与抱负。

然而,朝堂局势错综复杂,太皇太后窦氏秉持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在朝中势力庞大,对汉武帝的施政多有掣肘。

汉武帝渴望大展宏图,推行新政,他任用窦婴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