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佩宁回过头,“已经谢过了,你安心养病就是了。”
连彰颔首,不再追问。
出皇子所,她问扶桑,“陈合松的药配好了吗?”
扶桑笑着回话,“昨日已经送过来了。娘娘重金赏赐,更给了不少积年珍贵的药材出来给他练手,陈太医十分欢喜,日日只恨不能睡在太医署研究。”
杨佩宁点头,“本宫看重的,也就是他的精神气儿。”语罢,她嘱咐扶桑,“找个时间,让人把药丸拿给程让。都是些好药,想来他也用得上。”
扶桑应了,“程中监掌着一支千牛卫兵,在陛下身边办差,受尽器重,日日少不得要做许多出生入死的活计,伤筋动骨是在所难免。娘娘用数种珍稀药材令陈合松研制出来的药丸,功效甚剧,比之三七血竭见效快得多,程中监必定如获至宝。”
“互惠惠利罢了。”
杨佩宁上了轿辇,闭目养神。
走到椒房宫附近的时候,突见一个内侍哭天抹泪地奔出来,口中高呼:
“皇后娘娘薨逝了!”
杨佩宁叫人落轿,看向终于敞开了的椒房宫正大门。
早在几日前,王涯还在牢狱之中的时候,皇后就已经悄然离世。
崇庆帝却一直秘不发丧,拖到王涯问斩后的这一日,宫中才对外宣布皇后是因父亲之死而崩溃抑郁,抱病身亡。
几乎是在消息流出的那短短几个时辰之内,自椒房宫扩散到整个皇城,乃至整个京城,一片缟素。
歌舞不兴,酒宴停滞。
发妻离世,崇庆帝大恸,辍朝十日,病不能起,令庆王代理朝政。
天下百姓,莫不赞帝王贤德而深情,更无限敬佩于他。
毕竟,王家是皇后母族,杨家是宠妃母族,王杨获罪,崇庆帝不因风花雪月的情爱而偏袒包庇,英明治下,但亦不曾因为王杨两家官员们的恶行而过度牵连冷落后妃,反而尽显包容和宽仁,此举,兼具君主之威与夫君之仁,天下百姓莫不推崇。
与此同时,关于皇后是如何亲敬侍君,规劝母族的言论占据了百姓口中皇后形象的主流。
淑妃杨氏曾领三皇子援捐边关战事,在谋逆臣子晟王抨击君主时犀利回击替天子挽尊,后又书信规劝华阴杨氏一族散财支援南方水灾这些义举,也渐渐被百姓们口口相传。
杨政获罪后,杨佩宁自王府起就一直背着的妖妃之名,在百姓们的赞颂声中土崩瓦解,成为天下人心目中贤妃的模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