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收起来脸上的笑容,正色道:
“之所以新建大学有关你的消息,传播的如此迅速与激烈,最大的推手乃是当朝陛下!”
陈羽听后一怔。
怪不得在永乐这种信息闭塞的古代,一件事情的传播怎么可能会这样快且精准。
搞了半天,有皇权在背后助力。
那就不足为奇了。
只不过老朱这家伙,办完事了,也不给自己说一声。
陈羽端正了一下坐姿,对着李志刚问道:
“前段时间常会结束之后,我记得在午门前没有等到你,好像是陛下将你单独留了下来,是不是就是跟这件事情相关?”
李志刚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你小子就偷着乐吧,看似是找我讨论问题,但话题却在你的身上。”
“陛下特意嘱咐我,在张贴朝廷开设大学的皇榜时,要在上面着重写出,朝廷开设大学的前因后果,最大的功臣是谁。”
“至于上面也有我的名字,对我来说影响不大,而且还是以一个副手的作用出现,但总的来说对于你的获益是巨大的。”
“这不,获益方面的效果,今天不就展现出来了。凡是你出现的地方,学子无不对你感激涕零。”
“而且你要知道,看到这份皇榜的可不单单只是在大学进修的学子,还有天下数以万计的读书人!”
“陈老弟,这样的奖励短时间内对于你来说,只收获到了感激,一些实在的利益并没有显现。但老哥告诉你一句话,这些威望比你从从八品提升到从七品,来的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陈羽郑重的点了点头,他现在已经全部清楚了。
为什么自己在常会上的表现,与参与大学建设的进程,会传的这样快与准确。
原来本源在这啊!
老朱,好兄弟。
该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时候,那可真是一点也不含糊。
对于朱棣来说,在皇榜上写清楚开设大学的前因后果,就是一件顺嘴的命令。
但就像李志刚说的那样,这种顺嘴的事,将会给陈羽带来巨大的威望与看不见的潜在收益。
今天的事实也证明了,老朱将这些小事都能考虑的这么周到,确实厉害。
其实这并不是永乐帝朱棣做事情这样严谨,考虑的许多,而是对象是陈羽,所以才会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心思细腻了一些。
若是换做其他的臣子提出其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