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除了几十年之后的陈兄弟。”
话到最后,朱棣忍不住打趣了一番陈羽。
看似是打趣,实则很有可能一语成谶。
若说谁将来会在几十年之后,在个人舆论话语权方面的影响力,能跟永乐帝不相上下的话,这个人一定是陈羽。
先不说陈羽提出的大学,已经在天下读书人中树立起来了极大的影响力。
就说来年开春之后,当化肥和土豆传遍大明,到了那个时候,百姓不用再为吃饭发愁。
而要知道,如何判断一个王朝是否是盛世的标准之一,就是让百姓吃上饱饭。
可哪怕这样,在所有的盛世当中,依旧有偏远苦寒地区的百姓无法满足。而土豆的出现,则完全弥补了这一缺口。
到了那个时候,估计民间的百姓会对陈羽供奉在家。
陈羽依靠大学获得了读书人的支持,依靠土豆和化肥获得了百姓的支持。那么陈羽的影响力,毫无疑问将会达到一个除了皇帝之外的巅峰。
真到了那时,陈羽的言行,发表的每一个言论,估计都会获得读书人和百姓的认可。
甚至,依靠着陈羽的事迹,哪怕不认可,可是在周遭那些信仰陈羽的狂热支持者的情况下,也会渐渐的改变想法,去支持陈羽的意见、观点、想法。
陈羽被打上一个当代圣人的标签也不为过。
当代圣人,在掌控舆论话语权方面,能够跟皇权掰一掰手腕,可是一点都不开玩笑。
哪怕是陈羽,朱棣也是想着陈兄弟的事迹,经过了几十年的发酵,然后慢慢的深入人心才会打到这个地步。
在这之前,若是说还会有谁能够跟皇权一较高下,朱棣自信没有。
妖僧姚广孝也做不到。
既然这样,那么这个控制舆论话语权的能力,为什么不在皇权手中,不在自己这个皇帝手中?
陈羽听着老朱的言论,咂了咂嘴说道:
“老朱,你这说的有些夸张了,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所说的掌控舆论话语权,绝对不可能是依靠个人的力量就能够完成。”
“哪怕再来十个我,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因此,舆论话语权到底被谁掌控,一定是在某方势力手中。”
个人无法掌控舆论话语权?
朱棣听见这句话,脑海中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突然间有了灵光。
对啊!
若是舆论的话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