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见李志刚同意后,继续说道:
“还有一件事,关于大学里面的职位安排,你要多费心,请先生在大学当中教书,一定要保证真才实学。”
“若是可以的话,可以将山东士族中的大儒请来一些,若是没有他们加入大学老师的队伍,这大学在学术份量上,总会显得有些不足!”
“除了山东士族外,还要按照陈羽在奉天殿上所提议的那样。大学里面名单老师,不应该只局限于儒家,还要涉及到各门各类!”
“所以,除了儒家之外,你还要多费力,请一些其他思想的先生、与朝中部门中善于讲学的官员进入大学。”
“对于这些加入大学,充当老师的先生,朝廷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特权与好处,这些你可以拟定一个章程交给朕。”
李志刚听后连连点头,
“陛下放心,臣在礼部担任了这么久的礼部尚书,想要请来一些有名的大儒,还有一些其他思想门派的先生,外加朝中各部门的些许官员来大学当中教书,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看着李志刚的表态,朱棣满意的嗯了一声,摆了摆手说道:
“行了,事情就是这样,你下去抓紧办吧。”
……
不得不说,李志刚的办事效率还是相当的高。
朱棣在常会结束之后,交代给李志刚的任务,他在中午吃饭之前,就已经办的七七八八。
午饭过后,京师中的各个告示栏的地方,出现了许多新张贴的皇榜。
内容当然是围绕今日朱棣吩咐开设大学一事。
这还不算完,李志刚特意跟京师中的衙门配合,让他们派出了大量衙役等公职人员。在京师各个街道,进行敲锣打鼓的通知,张贴皇榜一事。
务必将消息通知到位。
同时也安排了驿站的官差,让他们沿路的各个驿站,进行通知,使得那些已经行驶在路上的学子。
知道消息之后,赶回京师,进入大学。
这样的大力宣传效果,效果立竿见影的快。
十几分钟的时间,各个告示栏张贴皇榜的地方,乌泱泱的挤满了学子。
虽然恩科已经要结束好几天,此届恩科入榜的学子都已经入仕两日。
但古代的交通可不比后世,这些学子,可是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一些偏远地方,路途遥远。
好不容易来一趟,哪怕没有考取功名,大部分也会在恩科结束之后,简单逛一逛京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