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目的,还是为了在讲述论点的时候,获得文臣武将的好感。
毕竟夸对方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也是能够花费最小代价,获得对方好感的方式之一。
为什么放着不用?
其实日常生活中,若是养成夸人的习惯,不仅能与周围人相处的非常和谐,更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好人缘。
陈羽慷慨激昂的言论一出,勋贵武将队列,各个面露笑颜。
有的脑海中开始追忆跟随着永乐帝一起,在靖难当中浴血奋战的场面。
还有的人,是从洪武遗留下来的老将。
他们也不由陷入到在洪武之时,与元军作战的波澜壮阔。
一时间,勋贵武将心中开始热血上涌。
说实话,打天下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他们这些勋贵武将的勇猛,但随着和平时期到来,武将的声音渐渐沉寂下去。
没办法,打天下他们是一把好手,可在这和平年代,治理国家,那就轮到文官的天下了。
这种属性,也使得文武双方千百年以来,互相不对付。
而陈羽用他那魁星的身份,说出来了这样一番对于武将功绩的肯定与夸耀,可以说直接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不少武将换上好感眼镜,重新打量着站在份奉天殿上,侃侃而谈的俊朗少年,眼中的赞赏之色,毫不掩饰。
别看这位大明永乐一朝的魁星,年纪轻轻,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的模样,人生阅历也不多。
但说出来的话,却比那些文官讨喜多了。
而且讲述的事实,也没有添油加醋。
建文一朝倒行逆施,洪武一朝反对暴元,其中军队的数量固然重要。
可若是没有他们这一帮勋贵武将,这些能够带兵打仗的善战之人,大明能是现在的样子吗?
陈羽这次在夸赞对方的同时,抛出自己的论点,不得不说效果很显著,成功的将在场的勋贵武将折服。
这种理论,可以说是辩论赛中的高级辩法了。
论点抛出来之后,无需勋贵武将接受。
因为这是事实,而事实胜于雄辩。
若是这个时候有勋贵武将站出来反对,那不是打全体勋贵武将的脸,打你自己的脸。
这种人要么是居心不良,要么就是脑子不好使。
而陈羽相信,能够站在大殿之上的,脑子应该没有不好使的。
若是有,估计早早的就脑袋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