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亲自去!(第1页)

“主任,结果出来了。”

千里之外。

906超材料研究所。

研究院带着一份新鲜出炉的报告,放在领导的桌上。

坐在桌后的领导叫赵明高。

他来自科学院,担任超材料重点实验室的主任。

同时,他也是沈飞集团第7设计室的主任。

看着桌上新鲜出炉的报告,他既激动又紧张,不敢打开。

只能看向下属。

“结果怎么样?”

“不乐观……”

下属暗自摇头。

“最新试制的一批材料,反射面积在0.004。”

一言落地。

办公室里陷入无尽的沉默。

第7设计室在整个战机项目中举足轻重,重点攻关隐身模块。

由于是新一代的战机,上级对于战斗机的隐身性能有更高的要求。

所以。

赵明高和整个第七设计室的任务,就是研发出比J20所用的隐身材料更为优秀的材料。

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国内本身在超材料方面起步就晚。

做到弯道超车,能在J20上大规模应用隐身材料已然不易。

现在材料学几乎摸到了天花板。

想要做出一款RCS值在国际一流水平,又要更加经济耐用的材料谈何容易?

这已经是赵明高的第十六次失败了。

他双手掩面,不禁感到一丝疲惫。

“从头再来吧……”

“上一次我们的方案,重点在于耐久度和经济性上。”

“但一旦我们过度关注材料的耐久度,RCS的数据又不尽如人意。”

“看来我们得找到平衡点。”

赵明高的实验团队已经经过了无数次的挫败。

才得出这个令人沮丧的真理。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讲道理。

新的主力战斗机,比J20那个时期可难多了。

因为J20的项目要求,只有一条——隐身。

其于耐久度和经济性,要求都很低。

原因无他。

因为国家当时没有,非常紧迫。

现在不一样。

国家已经有了大量的隐身战机,所以耐久度和经济实用性就变成了第一课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