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鸣人在鸟鸣声中醒来。
他首先感受到的,是身边佐助平稳悠长的呼吸声。
这让他感到无比心安。
他没有立刻起身,而是先闭上眼睛,接收了影分身传回的信息洪流。
大部分信息是重复性的实验记录和数据反馈。
但有两份信息,带着突破性的喜悦和灵感闪光,引起了他的注意。
一份来自净水模块组。
其中一个影分身,在黎明前最寂静的时刻,没有埋头于复杂的查克拉公式。
而是静静地坐在一片树叶旁,观察着露水凝结的自然过程。
他注意到,夜晚的降温使得叶片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空气中的水蒸气便在其上凝结成纯净的水珠。
这个再普通不过的自然现象,却让他灵光乍现。
他立刻召集了小组的其他成员,提出了一个名为“模仿自然循环”的全新方案。
这个方案跳出了单纯依赖查克拉属性过滤的思维定式。
他提出,可以利用能量核心组在运行时必然会产生的大量余热,作为初始能源,加热待净化的污水,使其蒸发。
然后,设计一个特殊的冷凝单元,利用查克拉精确控制其表面温度,使其远低于水蒸气的温度。
当水蒸气遇到这个低温面时,就会像遇到冰冷的叶片一样,凝结成纯净的液态水。
这个方案巧妙地利用了物理规律,将能量核心的“废热”变废为宝,大大降低了对查克拉的持续消耗。
而且,通过蒸发和冷凝,能有效分离水中的绝大部分杂质、盐分甚至微生物,理论上可以得到极高纯度的水。
这个极具创意的构想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净水模块组全体成员的一致认可和热烈讨论。
他们开始着手设计具体的蒸发室和冷凝单元结构,以及如何与能量核心组进行高效的热量对接。
另一份令人振奋的信息来自材料组。
经过大量繁琐的测试和配比尝试,他们偶然发现,将一种附近山脉中储量丰富的特殊黏土。
与少量极其细微的查克拉金属粉末(通过回收废弃忍具研磨获得)混合。
经过特定温度的烧制后,可以得到一种性能优异的陶瓷材料。
这种新材料不仅具备良好的查克拉传导性,足以满足能量传输和封印术式铭刻的基本要求。
而且坚固耐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便于加工成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