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太子之忧(第1页)

甘露元年,夏。

大汉帝国,在刘询与云毅这对君臣的共同治理下,依旧沿着那条高速发展的轨道,滚滚向前。

吏治清明。

国库充盈。

四夷宾服。

史书之上,所有用来形容“盛世”的词汇,放在此刻的大汉,都毫不为过。

刘询将他全部的心力,都投入到了对这个帝国的治理,以及对太子刘奭的培养之上。

刘奭已经二十岁了。

他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会跟在云毅身后、追问不休的少年了。

他长身玉立,温文尔雅,在太傅萧望之以及一众儒学大师的教导下,他对儒家经典烂熟于心,言谈举止无不透着一股标准的儒家君子的仁爱与宽和。

他无疑是一个优秀的储君,是所有儒家大臣眼中最理想的未来君主。

然而,刘询看着他,心中的忧虑却与日俱增。

因为他太清楚了:这个看似强大的帝国,其根基之下,究竟还隐藏着多少尚未清除的脓疮与毒瘤。

那些被打压下去的地方豪强,那些被剥夺了利益的旧有勋贵,他们就像是一条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准备在这头巨龙稍有懈怠之时,反咬一口。

治理这样的一个帝国,需要的不仅仅是“仁爱”,更需要的是霹雳手段,是帝王权术。

而这些,恰恰是他的儿子最缺乏、也最排斥的东西。

……

这一日的宣室殿,刘询将太子刘奭单独留了下来。

在他的面前,摆着一份由“巡查御史”刚刚从巴蜀之地呈上来的密报。

“奭儿,”刘询将那份密报推到了儿子的面前,“你看看这个。”

刘奭恭敬地接过密报,仔细地看了起来。

密报上记录的是一桩触目惊心的贪腐大案。

蜀郡太守,乃是当年依附于霍家的一名旧吏,他利用职权,与当地的铁商勾结,将朝廷明令禁止私自开采的铁矿承包给其亲信,大肆盗采。

然后,他们将这些本该上缴国库的铁料铸造成兵器,走私卖给西南夷的部落,以牟取暴利。

其行为,与谋逆无异。

“父皇,”刘奭看完,脸上露出了与他这个年纪不符的愤怒与沉痛,“此等国之硕鼠,当严惩不贷!”

“哦?”刘询看着他,不动声色地问道:“那你以为,当如何严惩?”

“自当依汉律处置!”刘奭不假思索地回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