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十一年(公元前22年),夏。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丞相云毅要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太学生为徒的消息,像一阵狂风,在短短一日之内便席卷了整座长安城。
其带来的震撼,远超以往任何一道新政。
所有人都清楚,以云毅今时今日的地位,这绝非是收一个普通的弟子——他是在为自己,也为这个帝国,挑选一个能承继其政略的衣钵传人。
而当那个“幸运儿”的名字公之于众时,满城哗然。
——王莽。
一个年仅二十多岁、出身于早已失势的王氏外戚旁支、毫无任何功绩与背景的少年。
他凭什么?
茶楼酒肆,高门府邸,到处都是压低了声音的议论。
有羡慕,有嫉妒,更多的是不解与质疑。
丞相府内,却是一片沉静。
书房中,御史大夫张敞看着自己的恩师,脸上满是困惑。
他是云毅一手提拔,他亦自觉自己是天底下除了天子之外最懂云毅心思的人,但这一次,他也看不懂了。
“丞相,”他犹豫许久,终是忍不住开口,“下官不解。论聪慧勤勉,朝中由您一手提拔的青年才俊何止百人?论忠诚可靠,下官等追随您十数年的旧部亦可为您效死。为何偏偏是那个王莽?一个出身可疑、根基浅薄的黄口小儿?您难道不怕,他是王氏旧人故意安插在您身边,用以迷惑您的棋子吗?”
云毅放下手中的书卷,看着这位自己最得力的下属,笑了笑。
“张敞,”他缓缓开口,“你以为我选他,是选的什么?”
张敞一愣,答道:“自然是选一个能继承您衣钵,将新政推行下去之人。”
“不。”云毅摇了摇头,“你只说对了一半。我选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执行者’。”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那片欣欣向荣的长安城,声音变得有些悠远。
“张敞,”他缓缓开口,“你们,都是这世上最能干的‘工匠’。我将图纸交予你们,你们便能为我建起一座最宏伟的社稷之基。但是……”
他转过身,看着张敞,一字一句地说道:“你与丙宇(丙吉之子)他们却永远无法理解,我为何要设计这样一座基业。你们执行我的政令,是因为你们信我,敬我。可你们从未真正去思考,我为何要这么做。”
张敞听着,脸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
他知道,丞相说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