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洛阳之行(第1页)

云易发现,他前世那个庞大而统一的东汉帝国,竟变成了如今这三方并立、互相制衡的奇特格局!

他意识到,历史并未简单地“修正”,而是在他这只跨越了时空的蝴蝶的翅膀煽动之下,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未知的方向。

既然如此,那史书上关于王莽的记载,又是否可信?

那个继承了他所有改革思想的弟子,那个眼里燃烧着崇高理想之火的弟子,真的会如史书所言,是一个单纯的暴政国贼吗?

还是说,历史早已被胜利者——那些在他死后重新崛起的、以光武帝为代表的南阳、河北豪强世家——彻底篡改了?

他知道书本给不了他答案,他必须自己去寻找答案。

永平十一年,冬。

距离云易觉醒,已过去两年。

如今十岁的云易,身体早已康复,但他的性情在外人看来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不再是那个顽劣好动的孩童,每日不是泡在藏书阁,便是去格物院与那些巧匠们探讨器械营造之术,其所展现出的见识与才学,让整个云氏家族都为之惊叹。

因此他在家族内部也变的更受重视。

这一日,云氏宗族的议事大厅之内。

族长云帆与十数位家族长老正襟危坐。

云易站在大厅中央,手中捧着两卷文书,对着众人行了一礼。

“族长,诸位族老,”他的声音清朗,却又带着一丝少年人独有的困惑,“孩儿近日于藏书阁中,研读先祖文终侯与前朝王莽之事,心中大惑不解,特来请教。”

云帆看着自己这个,现在被整个家族寄予厚望的嫡孙,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哦?易儿有何困惑,但说无妨。”

“孩儿观先祖之新政,与王莽之改制,如‘均田’、‘考功’、‘抑商’等诸多大策,其形颇为相似。”

云易将一卷文书展开,“然,先祖行之,则天下大定,史称‘文终盛世’;而王莽行之,却天下大乱,国祚倾覆。族中史录于此,多有语焉不详之处。孩儿愚钝,不知这成败之别,其根究竟在何处?”

这个问题一出,厅内所有长老皆是一愣,随即抚须而笑,眼中满是赞许。

一位长老笑道:“易儿能思及此,已远胜同辈。此事之根由,在于‘德’也。文终侯心在社稷,其行为公;王莽心在私欲,其行为私。本心不同,其果自是天壤之别。”

这个答案,是所有云氏族人,乃至天下人心中颠扑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