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封来自于罗马老友菲罗的信,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云易的心中激起了久久不息的涟漪。
他将那封泛黄的羊皮纸信纸折叠好,小心翼翼地放回信封,收入书案最深处的暗格之中。
信上的每一个字,都如同烙铁一般,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
菲罗信中那充满了智慧与悲观的话语,冲散了他心中那因为亲手缔造了“永元之隆”而生出的些许骄傲,让他再次变得无比的谦卑与警醒。
他知道,越是璀璨的光明之下,其背后所隐藏的阴影,便会越发的深邃。
……
永元二十六年,夏。
云梦学宫,民本院。
一场罕见的雷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
而讲堂之内,气氛却比外面的天气还要压抑、沉重。
几名刚刚从地方上查访归来的民本院学子,正神情凝重地站在他们的师长面前。
他们都还很年轻,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出头,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
为首的学子名叫郭圣,是民本院这一届最出色的学生之一。
他双手捧着一叠厚厚的纸质文稿,纸张的边缘因为反复的翻阅而已经有些卷曲。
他声音沙哑,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
“山长,这是我等数月来在江东、荆楚一带查访所录。其中所记之事,桩桩件件,皆有实证,令人……令人心惊。我等……不敢擅专,特来请山长定夺。”
云易曾不止一次地在学宫的公开场合强调,无论他在朝堂之上的官职与封号为何,在这云梦学宫之内,他永远都只是这座学宫的山长,是所有学子的师长。
他希望,学宫能够永远保持一片思想自由的净土,不被那庙堂之上的权势所侵染。
云易接过那份名为《论豪商崛起与兼并之弊》的报告,缓缓展开。
报告的纸张,用的是格物院最新研制出的竹浆纸,洁白而又坚韧。
可上面那一行行用蝇头小楷书写的清秀文字,所记录的内容,却比最污秽的淤泥还要肮脏。
云易那张一向平静的脸上,渐渐地凝上了一层寒霜。
“展开说说听听。”
看完后,云易抬起头,目光温和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说道。
郭圣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的所有郁气都一并吐出。
他上前一步,开始讲述他在吴郡的见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