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新君继位(第1页)

永元三十一年,初夏。

洛阳的天空,湛蓝如洗。

大行皇帝刘肇驾崩,新帝刘隆登基。

那位以少年之身隐忍十数年,最终荡平外戚,又与帝师云易联手,开创了“永元之隆”这一盛世的一代明君,在洛阳南宫的病榻之上,走完了他无比辉煌的一生。

他的离去,并未给这个庞大的帝国带来丝毫动荡。

在其子——当今天子刘隆——成熟而稳健的手腕之下,整个权力的交接进行得异常平稳。

国不可一日无君。

大行皇帝的丧仪结束之后,朝堂之上最重要的议题,便是为其议定庙号与谥号。

太尉张奂等一众老臣初议:当沿用孝武皇帝之例,上庙号“世宗”,以彰其开疆拓土、威加四海之功。

然,此议却被刚刚登基的、年轻的天子刘隆当庭驳回。

宣政殿上,刘隆身着素服,面对百官,声音沉静而又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世宗之号,固然尊崇。”

“然,孝武皇帝穷兵黩武,致使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此非父皇之政。”

“父皇在位三十载,内修德政,外服四夷,使天下富庶,百姓安乐。”


“其功,在‘安民兴业’,而非‘穷兵黩武’。若以‘世宗’为号,恐非父皇之本意,亦不足以彰其功德。”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下,最终落在了帝师云易的身上。

“帝师,以为如何?”

那一刻,满朝文武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个安静地坐在太师椅上,仿佛早已置身事外的青衫老者身上。

云易缓缓睁开眼睛,他看着御座之上那个自己亲手教导、如今已然颇具帝王威仪的年轻人,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陛下圣明。”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殿,“大行皇帝之功,远迈孝武。以臣之见,当为‘中兴之主’,立万世之楷模。当上庙号——‘睿宗’!”

“睿宗!”

此言一出,百官皆震!

“睿”者,有“圣知”、“明智”之意。

汉家天下,自高祖立国、光武中兴,至今三百余载,从未有帝王敢用此庙号!

“至于谥号,”

云易继续说道,声音平静而又充满了力量,“大行皇帝,内以‘文’德化天下,开创盛世;外以‘武’功定四夷,拓土万里。其‘哲’思明断,恩泽万民。依臣之见,当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