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晨钟三响,悠远绵长,宣告着云梦学宫新学年的正式开始。
云乾、刘备、关羽、张飞四人,换上学宫发的深蓝色儒衫,一同走出“天”字号舍院,汇入涌向大讲堂的人流之中。
“乖乖!这得有多少人?”
张飞环顾四周,只见上千新生如百川归海,从各处舍院涌来,黑压压的一片。
他忍不住咂舌:“俺在涿郡,一辈子也没见过这般阵仗。”
“此地汇聚的,皆是大汉未来的英才。”
刘备走在他身侧,神色感慨,“能与天下俊杰同堂,实乃幸事。”
云乾深以为然,他看了一眼身边气质迥异的三位舍友,亦是心潮澎湃:“学宫将我等医、法、军、民四院学子安排于一舍,是为让我等从同居之始,便习‘兼容并蓄’之道,可谓用心良苦。”
刘备闻言,眼中流露赞许:“景明兄所言极是。道若不通,则如一潭死水,终将腐败。”
言谈间,四人已随人流,来到一座前所未见的宏伟建筑前。
那是一座巨大的圆形殿堂,通体由青灰巨石砌成,融合了汉家的庄重与罗马的雄浑,并无飞檐斗拱,只有一个巨大穹顶,如倒扣的苍穹。
正门之上,悬挂巨匾,上书三个古朴雄健的篆字——稷下堂。
“稷下堂……”云乾喃喃自语。此名取自战国齐地百家争鸣之所,帝师云易的之心,可见一斑。
步入堂内,所有人都为眼前的景象所慑。
殿中竟无一根梁柱,却空间阔大,足以容纳数千人。
地面呈阶梯状缓缓抬升,确保后排亦可清晰望见前方高台。
而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头顶的穹顶,那上面并非白壁,而是一幅浩瀚无垠的星辰轨迹图。
深邃的蓝色天幕上,星辰以金粉点缀,二十八星宿、北斗天汉,清晰可见,仿佛将整个宇宙都囊括于此。
“天圆地方,星辰为律。”刘备仰望穹顶,眼中异彩连连,“坐于此堂,便如坐于天地之间,俯仰宇宙之变。学宫之用心,何其深远。”
堂内各处立有木牌,指引不同学院的落座方向。
“好了,看来我等需在此分开了。”刘备停下脚步,指着左侧,“民本院在那边。”
张飞一拍胸脯,声如洪钟:“军略院!那才是好汉该待的地方!俺先走一步!”
他说着,便如猛虎入林,大步流星地朝右侧标有“军略”二字的区域挤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