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夏,刘邦驾崩于长乐宫。
国丧的钟声,在长安城中沉闷地敲响了七日。
七日之后,在太尉周勃、丞相萧何等一众开国元老的共同辅佐下,年仅十七岁的太子刘盈,于未央宫前殿正式即位。
登基大典之上,年轻的天子身着那身对他而言太过宽大、也太过沉重的冕服,脸色苍白,神情紧张,几乎是在礼官的牵引下,才走完了所有繁复的流程。
而他的母亲,大汉王朝的第一位皇后吕雉,则以皇太后的身份坐于御座之侧,垂着一道厚重的珠帘,临朝听政。
所有人都知道,从这一刻起,这座帝国的权力,已经悄然易主。
新君即位的第一件大事,便是为先帝定庙号、上谥号。这是为那个刚刚过去的时代,盖棺定论。
朝堂之上,丞相萧何作为百官之首,手捧奏疏,高声奏请: “臣萧何进言。先帝以亭长之身,提三尺剑,定天下,诛暴秦,灭强楚,有再造社稷之功,其德高如山岳,其功泽被万民。臣以为,当为先帝立庙,号为‘太祖’!”
“太祖”二字一出,群臣皆俯首,无异议。
萧何继续道:“先帝起于布衣,平定四海,为天下之始,其功德莫高于此。谥法曰:‘德侔天地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臣等共议,为先帝上谥号,曰:‘高皇帝’!”
太祖高皇帝。
这个日后将响彻史书的名号,便在这一日,被正式定了下来。
云宏逸站在列侯的队列之中,静静地听着这一切。
他看着那些曾经与刘邦一同在酒宴上称兄道弟的故人,此刻用最崇敬的语言,为他们那位曾经的“大哥”,定下一个光照千秋的名号。
他知道,这便是历史。
“宿主,看到了吗?”系统的声音在他脑中轻声响起,“一个人的生平,无论多么复杂,有多少缺点,有多少无奈,在他死后,都会被简化成寥寥几个字的功绩。这,便是所谓的‘历史评价’。”
国丧之后,长安城中那股压抑的气氛,却并未有丝毫的缓解,反而因为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而变得更加令人不寒而栗。
高帝生前最宠幸的戚夫人,被吕后下令斩去手足、挖去双眼、熏聋双耳、灌下哑药,然后扔进了宫中的厕所里,名曰“人彘”。而她那曾被高帝视若珍宝、几度欲立为太子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也被吕后从封地召回长安,以一杯毒酒赐死。
这个消息如同一个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