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崭露头角(第1页)

云毅看着他,没有再与他争辩。

他看到了王莽眼中那种不容置疑的、为了一个崇高目标可以牺牲一切的火焰。

那火焰很亮,亮得让他感到一阵目眩,也感到一阵……恐惧。

“老师,”王莽看着沉默的云毅,眼中是前所未有的狂热,“您觉得学生此策如何?”

云毅看着他那双燃烧着理想主义火焰的、偏执的眼睛,许久,才缓缓地吐出了四个字:

“……过,犹,不,及。”

这四个字像一盆冷水,暂时浇熄了王莽心中那过于狂热的火焰。

他开始学着收敛自己不切实际的“复古”理想,转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老师交予他的那些更务实的政务之中。

在云毅的指导下,他开始着手修订已经推行了近十年的《考功法》,他甚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官吏财产申报”制度雏形,其建议之精准老辣,让丞相府的官吏们都为之叹服。

云毅看着王莽正一点点地沿着他所规划的那条“务实改革”的道路稳步前行,心中那因王莽的“偏执”而升起的不安也渐渐放了下来。

他开始相信,或许自己真的可以用两世的智慧与心血,将这个在历史上被称为“篡汉者”的男人,塑造成一个能真正继承自己衣钵的“治世之能臣”。

这一夜,丞相府书房灯火通明。

云毅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他已年近七旬,精力早已大不如前。

如今丞相府内超过半数的日常政务都已交由王莽先行处理,他做得无可挑剔,甚至比当年的张敞还要出色。

云毅看着不远处那个依旧在伏案疾书、一丝不苟地为他整理着明日朝会议题的年轻身影,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慰与欣赏。

但他心中,却在进行着一场无人知晓的天人交战。

他不断地回想着王莽那日所言,回想着他眼中那偏执的火焰。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心中挥之不去:他是在亲手培养一个将要彻底毁灭他所守护的一切的敌人吗?

王莽的道,与他的道,看似一致,但通往那“大同之世”的路却截然不同。

他云毅精于算计人心,善于在法度之内进行博弈,是“修补”;而王莽,则倾向于用最理想化的方式去彻底地砸碎所有旧有的法度,是“重建”。

历史上,王莽篡汉建新,推行“王田”、“五均六筦”,其出发点不可谓不高尚,但其结果却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