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乌垒之争(第1页)

永平十六年,夏,乌垒城。

这座大汉帝国在西域最坚固的前哨堡垒,今日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盛大集结。

校场之上,即将西行的使团成员与护卫军士整齐列队。

烈日当空,黄沙卷着热风,吹得旌旗猎猎作响,每个人的脸上都被映照出不同的神情。

最前者,乃正使甘英。

他身披重甲,手按腰间长剑,身形如松,脸上是军人特有的坚毅。

他的目光越过众人,望向遥远的西方,那是一种对完成“天子使命”的执着与荣光。

甘英身披重甲,手按长剑,脸上是军人特有的坚毅,眼中是对完成“天子使命”的无上荣光。

他的身侧,则是副使,大儒贾逵。

贾逵身着宽大的儒袍,手持鸠杖,神色方正,眉宇间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自矜。

在他看来,此行非是出使,而是去教化蛮夷,宣扬儒道。

他身后的两名弟子许慎、卫绾,亦步亦趋,脸上满是与有荣焉的激动。

再往后,是十几名衣着华丽的吴国商贾。

他们努力挺直了腰杆,想在军容严整的队伍中显得不那么格格不入,但眼中闪烁的,却全是对财富的渴望。

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十几名来自蜀国的格物之士,他们沉默寡言,衣着朴素。

而在队伍的最后,则是云易和他那数十名云氏家兵。

他们装备着全场最精良的“百炼精钢”铠甲,腰间挎着环首刀,背上负着代表云氏格物院最高杰作的“云氏连弩”。

他们的目光始终追随着云易的身影。

“时辰到!”

随着班超洪亮的声音,誓师大会正式开始。

他亲自走下高台,将一根通体漆黑、顶端镶嵌着黄金的节杖,郑重地交到了甘英手中。

“甘英!”班超沉声道,“此去万里,代表的是大汉天威。凡持此节者,如朕亲临!望你不辱使命!”

“末将,领命!”甘英单膝跪地,双手高高举起,接过了节杖。他站起身,转向全军,声如洪钟:

“我等此行,乃奉天子之命,承天朝之威!去那化外之地,宣扬我大汉之德化!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天命在汉!威加四海!!”

“天命在汉!威加四海!!”

校场之上,数百名汉军士卒齐声怒吼,那雄浑的声浪,震得人耳膜发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