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王莽在此立誓:必不负老师之托,必不坠老师之志!老师所授之经世大道,莽必奉行终生,死而后已!”
“老师心中那个‘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莽必倾尽此生,为老师、也为这天下万民,开创出来!以我之命,换我大汉万世之昌盛!若违此誓,天地共弃之!”
他像一个最虔诚的信徒,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他的誓言。
病榻之上,云毅听着。
他似乎是想再睁开眼睛,想再对这个他最得意也最担忧的弟子说些什么。
比如告诉他:不要太理想,不要太偏执。
比如告诉他: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不断妥协的人性。
可是,他已经没有力气了。
他只能在王莽那狂热的誓言声中,在对这个自己亲手培养的“继承者”那无法掌控的未来的深深忧虑之中,咽下了他最后一口气。
大汉丞相、皇帝相父、云梦侯——云毅。
薨!
建成三年(公元前17年),初冬。
长安城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雪,连下了三日,仿佛连这苍天都在为那位逝去的传奇丞相致哀。
大汉丞相、皇帝相父、云梦侯——云毅的死,像一场最剧烈的地震,彻底震动了整个大汉帝国。
消息传出,长安城陷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之中。
那些曾经被他打压的旧勋贵、豪强们躲在自己阴暗的府邸里暗中弹冠相庆,他们为那座压在他们头顶的大山终于倒了而欢呼雀跃,但却又不敢在面上表露出半分喜悦。
而坊市之间,无数受过他恩惠的平民百姓、工匠、商人则自发地为他素服致哀,长街为之哭泣。
他们或许不懂那些复杂的国家大政,但他们知道,是这位云丞相让他们分得了土地,让他们能吃饱饭、穿暖衣,让他们这些最底层的黔首也活得像一个有尊严的人。
未央宫内,新君刘康亦是悲痛欲绝。
他下令为自己的“相父”举行最高规格的国葬,整个朝堂辍朝十日。
他亲自为云毅撰写了一篇长达千言的悼文,回顾了这位传奇丞相波澜壮阔的一生。
他在悼文的最后,含泪为自己的“相父”定下了一个光耀万古的谥号:
——“文终”。
“经纬天地曰文,克成令终曰终”。
“文”是对他经天纬地之才的最高肯定;而“终”则是他这位大汉丞相对大汉以及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