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
秋雨不知何时又下了起来,淅淅沥沥地敲打着宣室殿的窗棂,让这座本就空旷的宫殿,显得愈发清冷。
殿内,灯火通明。
刘询端坐在书案后,面前摆着一卷尚未批阅完的奏章,但他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他的目光,不时地飘向殿门之外。
他在等一个人。
云毅站在殿侧的阴影里,像一尊没有生命的雕像。
他的手中,端着一碗刚刚温好的安神汤,但他知道,今夜,无论是刘询,还是即将到来的那个人,都注定无法安神。
“陛下。”殿外,传来宦官压得极低的声音,“大将军,于宫外求见。”
刘询的手,下意识地攥紧了。
他与云毅对视了一眼。
“宣。”他沉声说道。
片刻之后,一身玄色常服的霍光,独自一人,在宦官的引领下,走进了宣室殿。
他的身上,带着一股深夜的寒气与雨水的湿意。
他没有带任何随从。
“臣,参见陛下。”霍光对着刘询,行了一个标准的臣子之礼。
“大将军深夜入宫,所为何事?快快请起,赐座。”刘询起身,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关切与些许的惊讶。
霍光没有坐。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殿中,抬起头,那双深邃的、如同古井般的眼眸,直直地看向了御座之后的刘询。
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审视与压迫力的目光。
“陛下,”他缓缓开口,声音平淡,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今日,长安城中,流言四起。臣,听闻了一些,心中,颇为不安。”
刘询的心,猛地一沉。他知道,正题来了。
“哦?”他故作不解地问道,“是何流言,竟能让大将军如此不安?”
“有流言称,陛下仁德,不忘糟糠。亦有流言称,臣等逼迫陛下,欲立新后。”霍光一字一句地说道,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冰,砸在刘询的心上。
他顿了顿,向前走了一步,那股无形的气场,让整个大殿的温度,都仿佛下降了几分。
“陛下,臣,敢问一句。那道‘求故剑’的诏书,究竟……是何用意?”
来了!
最直接,也最致命的质问!
这是一场摊牌。
霍光已经不屑于再做任何的铺垫和掩饰,他要的,是一个明确的答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