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康元年,春。
长安城的天,似乎都比往年要更蓝一些。
霍氏一族的轰然倒台,像一场剧烈的地震,彻底撼动了整个大汉的官僚体系。
紧随其后,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政治大洗牌。数十个与霍家有牵连的家族被连根拔起,他们的官职、爵位、田产都被尽数收归国有。
朝堂之上,一下子空出了大量的关键职位。
刘询,等待这个机会已经太久了。
他开始论功行赏:
丞相魏相,以“揭发霍氏罪行,安定社稷”之功,封高平侯;
御史大夫丙吉,以“举荐贤能,拨乱反正”之功,封博阳侯;
朝中所有在这场政治风暴中,坚定地站在天子这一边的官员,皆官升一级,赏赐无数。
一个以刘询为绝对核心的、全新的权力班底,就此成型。
而在这场封赏之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云梦侯云毅。
这一日的宣室殿大朝会,刘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亲自下诏:
“云梦侯云毅,”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于国有社稷之功,于朕有存续之恩。其忠,可昭日月;其才,可安天下!朕意,擢升云梦侯云毅为大司农!总领天下之赋税、盐铁、钱粮、漕运!秩中二千石,位同九卿!”
此诏一出,殿中无人反对,甚至连一丝的议论声都没有。
所有大臣,都用一种理所当然的、甚至是敬畏的目光,看着那个从队列中缓缓走出、躬身领旨的年轻身影。
如今的云毅,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靠着天子力挺,才能上位的少年了。
这几年,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早已证明了他的能力:盐铁新议,让国库收入翻了数倍;币制改革,让市场趋于稳定;更不用说,在那场与霍家的生死博弈之中,他所展现出的那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政治手腕。
他出任大司农——这个掌管着整个帝国钱袋子的职位——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众望所归。
“臣云毅,领旨谢恩。”云毅的声音依旧平静。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当他接过那枚代表着大司农权柄的印信时,他的心中是何等的波涛汹涌。
“宿主,恭喜你。”系统的声音在他脑中响起,“从今天起,你就是大汉帝国的‘财神爷’兼‘发改委主任’了。感觉如何?”
“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云毅在意识里回答道,“以前我只需要考虑如何‘破’,而现在,我需要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