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振聋发聩的开学典礼过后,云梦学宫这座巨大的、崭新的治学之所,便开始高速而有序地运转了起来。
近千名来自于五湖四海的寒门士子,如同一块块最干涸的海绵,在这个充满了知识与真理的浩瀚海洋之中,疯狂地吸收着他们从未接触过的全新养分。
而最让他们感到新奇与震撼的,便是学宫的院系之分。
这一日,学宫中央广场的一面巨大的青铜告示牌前,挤满了前来查看分院名录的学子。
那青铜牌之上,用清晰的隶书,镌刻着云梦学宫那颠覆了“独尊儒术”传统的、数个的院系之名:
格物院,民本院,人文院,医学院,律法院等等。
“兄台,你择了何院?”一个学子激动地向身旁的同窗问道。
“我自是择了人文院!”那同窗一脸向往,“挚恽大师亲自讲授《春秋》,此等盛事,岂能错过!”
“我却择了民本院,”另一人说道,“听闻其中所授,皆是冠军侯自大秦国带回的治国安邦之术,若能学得一二,将来或可为一方父母官,造福百姓。”
“哈哈,我却与你等不同!”一个身材魁梧的学子朗声笑道,“我选了格物院!听闻那里的公输班大师,能造出自行走数百里的木牛流马!此等神乎其技的学问,才是我辈该求的真本事!”
就在众学子议论纷纷之时,山长云易,正与格物院的两位实际主事——公输班与蔡伦,一同走在前往格物院工坊的路上。
“二位先生,”云易开口问道,“工坊的营造,可还顺利?”
“钱粮充足,人手得力,又有家主您提供的罗马图纸参照,从未如此顺遂过。”公输班抚着长须,脸上是难得的笑意,但随即又皱起了眉,“只是……那‘水车’之营造,依旧有几个最关键的难处,尚未能攻克。”
“哦?”云易来了兴趣,“是何难处?”
“其一,在轴承。”公输班沉声道,“水车巨大,其轴心转动之处,摩擦甚巨,寻常木石极易损毁,若用青铜,则耗费太大,且依旧不耐磨损。此为其一。”
“其二,在传动。”他继续说道,“水力巨大而不可控,如何将其平稳、均匀地传递至每一个纺锤之上,使其不断线、不缠绕,其中齿轮之配比、大小之转换,差之毫厘,便谬以千里。”
蔡伦亦在一旁补充道:“山长,我那造纸工坊的水碓,亦有此困。水力过猛,则纸浆粗劣;水力过缓,则功效不彰。若能解此二困,我敢担保,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