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东宫西席(第1页)

云易受封“帝师”,兼任“太子太傅”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洛阳的朝野上下,激起了久久不息的涟漪。

这道前所未有的旨意,其背后所蕴含的深意,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封赏。

有心人都能看出,这不仅仅是对云易个人功绩的无上肯定,更是当今天子向天下人昭示的一种姿态。

——那便是,他将毫无保留地,支持云梦学宫及其所代表的“新学”。

他要将那种充满了“格物”与“民本”之说的学问,作为未来大汉的立身之本!

此举,让所有心向“新学”的年轻士子与开明官吏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也让那些依旧固守着儒家道统的太学博士与朝中元老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他们知道,一场真正决定着华夏未来数百年思想走向的“道统之争”,已经避无可避。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年轻的天子,即将挥出的下一招,竟会是如此的迅猛,如此的不循常理!

……

就在云易受封“帝师”的三日之后,一场专议“太子开蒙”的朝会,在宣政殿举行。

按照汉家礼制,太子年满六岁,便需由天子为其遴选天下名儒,于东宫之中开坛讲学。

此乃国之重典,关系到国本传承,历来为朝野瞩目。

朝会之上,以新任太尉张奂为首的一众儒臣们,早已是胸有成竹。

他们联名草拟了一份长长的名单,上面罗列了当今天下所有最德高望重的经学大师,只待天子垂询,便可呈上御览。

然而,还不等他们开口,御座之上的刘肇,便已率先抛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决定!

“众卿,”他环视着底下那些满脸期待的儒臣们,平静地开口说道,“太子年已六岁,择师就学,迫在眉睫。”

“朕,思虑再三,已为太子择好了就学之所。”

太尉张奂抚着长须,笑着问道,“不知陛下圣意如何?可是欲召那关东的经学大家周泽,亦或是那蜀中的名儒任末入京,为太子开蒙?”

此二人皆是当世大儒,无论选谁,都在情理之中。

“都不是。”刘肇摇了摇头。

他看着底下那些面露困惑的儒臣,一字一句,缓缓地说出了那个足以让整座大殿瞬间凝固的地名。

“——朕,决意。”

“将太子,送往千里之外的,云梦学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