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单于求亲(第1页)

云毅看着他,看着满朝文武那充满了困惑与不解的脸,他的嘴角勾起了一抹自信的微笑。

“陛下,”他缓缓开口,“臣有一策。既无需我大汉将士流血牺牲,也无需我大汉女子远嫁和亲,便可令那匈奴、西羌,从此对我大汉俯首帖耳,再无二心。”

“哦?”刘奭的眼中瞬间亮了起来,“是何良策?丞相快快请讲!”

云毅走到那幅巨大的舆地图前,指着长城沿线的几个重要关隘,缓缓地吐出了那个足以再次改变历史的方案:

“臣请命,于此数地,开边贸,设互市,准汉、匈两族百姓自由贸易。”

他转身,看着所有人,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等,不与之战。” “亦不与之和。”

“我等要与他们——做生意!”

“用我大汉的铁锅、丝绸、茶叶,去换取他们的牛、羊、马匹。”

“用我大汉那无坚不摧的经济——” “去彻底地锁住他们的咽喉!”

……

云毅的“边贸互市”之策,在云毅的大力支持下推行了下去。

因为它满足了三方最核心的诉求:对于以陈遂为首的武将集团而言,互市需要边军的保护,这便意味着他们的权力不会被削减,戍边的功劳依旧是实实在在的;对于以贡禹为首的儒臣集团而言,互市避免了大规模的战争,这符合他们“偃武修文”的政治理想;而对于御座之上的皇帝刘奭而言,这更是一个既能彰显他“仁德”、又能安定边疆的两全之策。

于是,在长城沿线的数个重要关隘,一座座崭新而规模庞大的集市拔地而起。

一时间,汉、匈两族的商队往来不绝。

大汉的丝绸、茶叶、铁锅,换来了匈奴的牛、羊、马匹。

边境一度紧张的气氛,得到了极大的缓和。

一场看似即将爆发的战争,就在云毅的经济锁链之下,消弭于无形。

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都以为,此事便到此为止了。

然而,他们都低估了一个人的执着——皇帝刘奭,也低估了他心中那根深蒂固的“儒家之道”。

建昭元年,春。

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来到了长安。

这一次,他不再是来称臣,也不是来贸易。

他带来的是他作为“大汉之臣”的最大诚意——他要求以“半子之礼”,向大汉求亲。

他希望迎娶一位汉家公主为阏氏(皇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