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针对宝岛的会议二(第1页)

紧接着,海军司令员代表起身,面色凝重:

“李副总长,跨海投送,是我军面临的最大挑战!

船!船!还是船!

我们现有的专业登陆舰艇(大型坦克登陆舰、中型登陆舰、气垫登陆艇)数量,与一次投送数个主力师、保障其后续补给的需求相比,缺口巨大!

民船动员是必然选择!

但民船航速慢、防护弱、卸载效率低,在敌密集火力下将成为巨大靶标!损失率…难以乐观!”

“上百公里宽的海峡,船团庞大,目标显著。

如何组织有效护航,压制敌海空袭扰,确保主力船团相对安全抵达登陆场,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任何环节失误,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即使突破封锁抵达滩头,如何克服密集障碍物和交叉火力网,快速建立稳固的登陆场?

工兵破障能力、两栖坦克和装甲车的火力支援、首批突击部队的绝对战斗力,缺一不可!

抢滩阶段,预计伤亡…会非常惨重!”

海军代表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空军司令员代表接口,语气同样严峻:

“制空权!这是生命线!

战役发起之初,必须倾尽全力,以压倒性优势,在最短时间内瘫痪敌主要机场、摧毁其地面防空体系、压制其空中力量!

这要求我们拥有足够数量、足够先进(能压制对方主力战机)的作战飞机,以及海量的精确制导弹药和常规炸弹!

持续不断的空中遮断、近距支援,对飞行员体能、装备完好率、后勤保障都是极限考验!

同时,还要预留足够力量,应对域外强权空中力量介入的可能!

双线作战的压力,前所未有!”

后勤部长紧锁眉头,摊开手中的厚厚一叠数据:

“李副总长,各位!跨海作战,后勤就是血脉!

消耗将是天文数字!

首波登陆部队的弹药基数、油料、食品、药品…需要多少?

后续梯队、持续作战的补给线如何维系?

海上运输线被袭扰的风险极高!

如何在敌火力威胁下,在滩头建立有效的物资转运点(滩头补给站)?

伤员如何快速后送?

这需要多少运输船、多少码头作业能力、多少医疗船和直升机?

我们的后勤保障体系,从未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