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彻底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生命体征监测仪规律而冰冷的滴滴声,像在为一段辉煌的人生进行着最后的倒计时。
李云龙在说完那句“下辈子…还…还找你…当政委…”之后,
便再次陷入了深度的昏迷,呼吸微弱而平稳,仿佛只是太累了,沉沉睡去。
赵刚没有离开。
他拒绝了所有人换他去休息的提议,固执地守在床边,紧紧握着李云龙那只已经毫无反应的手。
仿佛想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的生命力传递过去,拉住正缓缓滑向深渊的老战友。
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病房里亮起了柔和的灯光,却照不亮赵刚心中的那片巨大的、正在不断扩大的黑洞。
泪水早已模糊了他的眼,任由滚烫的泪水无声地滑过他儒雅却已布满岁月痕迹的脸庞。
他望着床上那张熟悉又陌生的睡颜,思绪如同决堤的洪水,冲破了时间的闸门,汹涌地回溯到数十年前,那个烽火连天的晋西北。
他记得第一次见到李云龙的情景。
在独立团那间破旧的团部里,一个浑身冒着匪气、瞪着一双牛眼、满嘴脏话的团长,对着他这个上级派来的“白面秀才”政委,毫不掩饰自己的怀疑和排斥。
一个讲究原则、恪守纪律的知识分子,一个无法无天、战法刁钻的泥腿子,怎么看都是水火不容。
“你管生活,老子管军事!”——这是李云龙给他划下的道。
“团长管军事,政委管生活,这是原则!”——这是他寸步不让的坚持。
现在回想起来,赵刚的嘴角却忍不住泛起一丝苦涩又温暖的笑意。
那时候的李云龙,是多么的鲜活,多么的霸道,又多么的真实啊。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或许是在一次次战斗的磨合中,他逐渐看到了这个“粗人”粗犷外表下那颗赤诚的心、卓越的军事天赋和对战士、对百姓深沉的爱。
他记得李云龙第一次别扭地向他认错;
记得自己第一次真心实意地佩服李云龙的战场嗅觉;
记得两人在煤油灯下,一个骂骂咧咧,一个耐心劝导,共同研究作战方案到深夜;
记得胜利后,分享一瓶地瓜烧的畅快;记得负伤时,彼此焦急的关切…
他们是如此的不同,却又在血与火的淬炼中,成为了最了解对方、最信任对方的黄金搭档。
他成了李云龙的“刹车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